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晴天
每到周末,我都會心情不錯。回家也好,留在學校也好,周末總是讓我有幾分期待的。
昨天下午父親來過電話,家里買好了火鍋料,父母在等我。只是我并沒打算要回去,再過一周就是大假。母親說可以先回去一趟帶些行李,下周不會行李太繁瑣。我想了下,最終還是不準備回。父母親大概是有些失落的,不過再有一周時間我就可以到家了,我如此想著。
在圖書館呆了一天,臨最后我又借了好幾本書,是為假期準備的,之前的書我還正在讀。假期之前我打算盡快讀完《白鹿原》,書單里已經(jīng)積累很多,但也急不得,慢慢讀就是,一本一本來。二十歲的年紀,時間該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室友的游戲聲還在耳邊響著,我總有種置身另一個世界的錯覺,在這片世界,不必擔憂未來,沒有種種煩惱,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這該是怎樣的一個美麗童話。只是面對二十歲正當年的自己,我已難以習慣這樣的氛圍了。
明天會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發(fā)生,或與自己無關(guān),或與自己有關(guān),但這一刻我只想專注我的文章,不去考慮其他。在這個有限的時間段里,我要完成的就是這篇文章,悉心寫好,再修改好,出來完整的文字后才算圓滿完成。無論是寫,是讀,是聽,是親身體驗,只是誠心經(jīng)歷當下的所有,遠方還遠,我想先顧好眼前。
在寫文平臺里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作者的文章,字里行間所透漏出的文質(zhì)氣韻都是目前的我遠不能比擬的。但羨慕歸羨慕,別人讀過兩百本書,看過一千部電影,寫過上百萬字,但那終究都是別人的東西,羨慕不來。我能做的,是隨時記錄,合理的安排時間,有意識的去學習他們身上優(yōu)秀的東西,包括學習方法。我的晨讀習慣也是由此得來。
偶爾外出,聚餐,關(guān)于畢業(yè)后的想法、打算,經(jīng)常會是聊天話題。這是個問題。我們快畢業(yè)了。
我學習測繪專業(yè)。其實無論哪個專業(yè),大學四年后出來找一份工作,辛苦干些年,攢些錢,隨便找個人結(jié)婚,成家,我們不都這樣么?大三,一個讓我焦慮的年級。大一大二是從傳統(tǒng)教育模式出來后的放松與過渡;大四意味著畢業(yè);大三,就成了不大不小不起眼,但又無比關(guān)鍵的一年。我有些煩膩虛無縹緲的未來了。相比畢業(yè),我更關(guān)心明天我該做些什么,讀書,看電影,洗衣服,娛樂。關(guān)于畢業(yè),未來,我一直覺得順其自然是最好,要我去給自己描一幅不可知的畢業(yè)藍圖,不若給我本書,我用一上午時間讀完它來的痛快些。
明天的打算是中午讀書,讀《白鹿原》,下午留宿舍洗衣服,洗床單被罩,一學期過去,該洗洗了。閑暇之余再找部影片看看,一天的時間其實很短,很快。目前我所能想到的就是提前規(guī)劃好即將要做的一切,所能做的就是在正確的時間里做正確的事,依照提前安定好的分工。
千里之堤,起于磚石,在筑堤遠未成功之前我想先做好一塊基石。一塊塊壘起,點點滴滴經(jīng)歷,我的人生還很新鮮。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這是《阿甘正傳》里的一句話。未來捉摸不定,與其空自糾結(jié)自己的未來,不若行動起來,試著去看看書,寫寫字,聽聽歌,看看電影,鍛煉鍛煉身體,走出狹小的六人間,去到田徑場,去到圖書館,擁抱真實。不斷地嘗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真正喜歡的,而非躲在小黑屋里晝夜不息地游戲人間。
遠方很遠,但若眼下都無法悉心照顧好,又何來遠方呢?
時候已經(jīng)不早,明天還要起早,是該歇歇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