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這個社會有什么東西是可以光速傳播的?從古至今流傳不息的是什么?什么東西最能提高知名度?好的電影賣座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統一的:故事。
你想不想成為段子手?想不想成為演講高手、作家或是一個受歡迎的人?想要成為這些人,一個基本功就是要會講故事。
但講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天生而是有跡可循。今天給大家分享《小說課2》希望能讓有需求的你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小說課2——偷故事的人》與《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意義》最大的區別在于,它收錄了作者這些年大部分演講的主題,距離寫作更近,實用感更強。作者給了一個保證“讀完后,一定會有一種被雷打中、智慧之火從屁股眼冒出來的奇特感受,從此人生要開始往不可思議的意外走去了。”
這本書是想提升寫作功力的讀者的必備指南。同上本書一樣,作者還是以他獨特的案例分析能力,引經典文學為經,以寫作工藝為緯,再加以“復雜難解的人性”為洞見,就算不打算研磨寫作技法的讀者,或是沒有深厚文學背景的讀者,讀起來也并不吃力。
下面是我總結的關于這本書的方法:
1、嘗試用三分鐘說出一個“有開頭、有結尾、有沖突、有轉折”的完整故事。怎么說?用“七個問題”公式法:問題一,“目標”?問題二,“阻礙”?問題三:如何“努力”?問題四:“結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結果)問題五:“意外”如何發生?問題六:情節如何“轉彎”?問題七:“結局”是什么?
2、上述公式法改動:“目標”改為“夢想”,“阻礙”改成“原罪”。夢想接近心靈,目標容易淪為表象。增加故事張力,脫離匠氣的造作,給人以心的感受。
3、故事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情節是按因果邏輯安排的事件。想把故事說好,先用“因為、所以”將事件“情節化”。
4、將“因為、所以”的理由展開想象,凡是皆有可能,自圓其說即可。只要一個巧思,就有無窮的變形。
5、找到每個好故事的核心,學習并運用到自己故事上。每一個好故事,都有一個核心。例如:“救落水的老婆還是媽?”這一問題的核心在于兩難;“國王的新衣”故事核心在于人性的弱點。
6、“兩難”的故事有兩種,一種是“虛構人生的兩難”,例如“保留你所有原始記憶和情感但從此淪為低級囚犯,或是進化成高度智慧的異星球人,但記憶和情感消除殆盡”;另一種是“真實人生的兩難”,在“虛構的兩難”基礎上添加人性和情感,這時兩難的意義與價值將會更難抉擇,小說深度即可升華。
7、“兩難”是為了推出“選擇”,選擇一個“具有爭議的答案”,比選擇一個“理所當然的答案”小說顯得更加豐富。當“爭議、理所當然”都不選擇的時候,第三個選擇就充滿創意。這是個更加高明的結局。
8、小說家擁有“虛構”的權利,寫作時必須有我是“唯一”一個的強烈自信,不管寫出多么難以置信的故事,都要有讀者必須接受的自信。當讀者相信你的“虛構”,故事只有一個,而讀者不相信時,故事就有很多個。無論哪一種,你都贏了。
9、制造真相不等于正義的矛盾。例如在一起謀殺案中,值得讀者同情的是兇手而不是死者,那么兇手應不應該被制裁,矛盾出現,小說就更加吸引人。
10、學會借題發揮,萬事萬物都可拿來抒發心底的感受。用一個出人意料的事物來發揮情感,加一個不經意的結尾,會使得意外變成精彩且完整的故事。
11、給故事一點意外。意外的定義是“費盡心思做不成的事情”在某個轉折點發生了。努力之后的意外,才有意義。故事一波三折才有沖突感,才更吸引人。
12、讓悲劇更加悲劇。為了避免悲劇,角色做的所有努力,最后釀成更大的悲劇。例如小說《俄狄浦斯》的結局,與《甄嬛傳》滴血驗親的情節。
13、當你希望筆下的人物從索然無味的日常中干起不尋常的事情,給一個合理的動機。“打賭”,是一種簡單粗暴但是有效的辦法。除了賭的目的和過程,賭注也是一個可以
展開情節的點。
14、讓劇情更有層次感,當讀者看到一層又一層的風景。當讀者跟著情節開始思索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抵達問題的核心時,這篇文章就成功了。作者舉例《珊珊的月光》。
15、利用讀者好奇心,制造懸念推進情節。
16、如果想讓主人公從弱變強,就加入一個兇猛的敵人,讓主人公升級甚至升級到超越敵人的等級。
17、人物的第一次出場很重要,是讀者對他的第一印象,角色性格會立刻確定。接著開始設定角色關系,是敵對還是合作。
18、想用諷刺的手法,就用“不合理”來創造故事,在不合理的情節中隱藏你的“意有所指”,例如《堂吉訶德》,因為是諷刺,所以越夸張越好。
感想:
《小說課》是一本很有用的書,如果有一本書讀完能讓你忍不住回頭再閱讀一遍,那我想這本書是成功的,這段閱讀過程是有意義的。《小說課1》讀完后,我對作者安排的經典小說案例癡迷不已,一小段片段足夠吸引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下去。于是我去借了很多案例中提到的書籍,而讀完后再用作者的辦法跳出小說本身找框架,真的發現很多故事都是大同小異。
現在練習寫作的每句話都有意義,正如作者許榮哲在《小說課2》中寫的一段話,他說,你過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成為未來人生的伏筆。小說因為這樣而精彩,人生因為這樣而值得活。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寫作的是一件腳踏實地的事情。在這個社會,只要你成長,就會有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認可,這是新時代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