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桂倩,來自007十班732號。
先來回憶兩件事:
第一,你的記憶最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第二,在你小時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是不是一下子就開啟了你的記憶?
????????????????????????????????????????????????????????????? 可以花一分鐘回憶一下
對我來說,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實在很難確定。有些事情在父母來說,印象深刻,如調皮、淘氣這些事情,自己卻沒有丁點印象。有些事情有模糊的印象,但是對于具體發生的事件記的不是那么確切,所以無法哪件才是記憶中最早的那件事。
我在思前想后,終于確定了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先賣個關子,待我慢慢道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家庭并不是書香門第,同輩的幾個兄弟姐妹讀書成績只能算是一般。我算是目前為止,家里讀書成績最好的一個。這在我的朋友和鄰居看來,是挺驚訝的一件事。環境對人的影響從來都是那么大,你的自我驅動力是哪來的?或者,就是表示驚嘆和羨慕,認為我從小就是個求上進的孩子,而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要上進,等等。
其實,雖說不是每個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點,但無疑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讀書成績好,而且最好是那種自發地努力。但為什么初衷一致,孩子的表現卻差別那樣大呢?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小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們的權威,這個權威被撼動,還要等到孩子去學校念書之后,才被老師取代部分。父母內心希望孩子成績好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他們作為權威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負面的、有的是用行動表現出或積極或消極的期待,甚至有的還是潛意識下的行為。
無論是上面的哪一種,孩子都能接收到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在他們內心會產生化學反應,進而影響外在表現。你們期待我讀書成績好,那我就盡量迎合你們的期待,努力點讀書;你們雖然表面上希望我讀書成績好,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對我抱有太大希望,那我就不好不壞的混混日子吧。諸如此類的期待和表現類型還有很多種。
????????????????????????????????? 心理學上有個“羅森塔爾效應”,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了解一下
我呢,據我媽媽說,我爸從小在讀書這件事上就對我不抱有太大期望。但我媽媽在我還在念幼兒園的時候,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的記憶力特別好——老師在課堂上分享的故事,我回家后跟我媽媽復述,整整寫了三頁紙,那時候我還不識字呢。由此,我媽媽認為我將來讀書一定有出息。并且,我媽媽嚴厲地否定了我爸爸的想法,從此她一個人抓我的功課。
抱著這種想法,我進入了小學。媽媽對我抱有強烈的期待,并且每天都盯著我的功課,同時,我媽媽還不斷給我灌輸理念,我們要爭當干部,爭榮譽,等等。讓我知道這些都是符合大人們的期待的,而成績不好、失去榮譽、不誠實等就違背了他們的期待。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成績還是忽上忽上,不太穩定。
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年級舉辦大隊委員競選。那一次,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報名了,要知道當時一個班報名的也不過一兩名小朋友。從事后的認識來看,當時在腦海里還壓根不知道競選成功意味著什么,或許只是認為這是又一個榮譽,我要去爭取一下。
在了解競選流程后,我開始準備演講稿,讓媽媽修改,在家里反復練習,模擬現場演講。終于,到了競選那一天,場面非常正式,很多校領導都出席了,每個班級都派了代表出戰。我呢,因為之前的充分準備,倒也沒有怯場,依靠平穩的表現一舉競選成功,當場被授予紅色“三條杠”。
第二天,我在帶領全班早自習的時候,我們班主任走了進來,我們這名班主任是教語文的,我是當時班里的語文課代表,她挺喜歡我的。她問我,昨天競選的如何?我告訴她,競選成功了,給她看了看我肩膀上別著的三條杠。
這時,她讓我和她一起站在講臺正中央,當著全班的面,宣布了這件事情,她向我表示祝賀,并讓大家向我學習,這時候全班同學才看到了我的“三條杠”,在老師的帶頭鼓掌下,全班同學都鼓起掌來。這個場景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過印象深刻,以至于像一個烙印般印在了我心靈之上——這件事大大地影響了我今后的人生。
競選成功后,我每周都要參加全校大隊委員會議,我們這些從學生中選出來的學生代表,要配合校方完成學校的文藝、體育、宣傳、衛生等任務。在這些會議中,我一次次地加深了自己的認知,即我是優秀的孩子,我不光要成績好,還要完成校方布置的任務,我才有資格擔任大隊委員一職。從那以后,我的成績一直很好,且很穩定。
這件事情之后,父母對我的期待,和我自己的期待開始趨于一致。而在此之前的我,并沒有那么強烈的自我期待,因此我的成績不穩定,也就不難理解了。當他人對我們的期待,尤其是父母、老師這樣的權威對我們的期待,與自己的期待一致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很幸福、很有動力。而兩者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不適、痛苦或者是下意識地忽略。
這件事情就像我生命的隱喻一樣,一方面心理暗示自己是優秀的,所以要不斷的努力上進,一方面又導致我現在在一些場合總想表現一下,以期得到眾人的認可。
說到這里,你一定已經意識到了,我并不是天生求上進的小孩,甚至我懷疑,有沒有那種不受環境影響,天生就求上進的小孩?我想是沒有的吧,人天生自帶的只有自戀(或者說是自我實現的預言)。生命最初都沒有底色,是父母、老師等這些權威對我們的期待,以及自我的期待,塑造了我們現在的模樣。
最后,請你在留言區寫下你小時候印象最深或記憶最早的那件事,期待你的分享,寫下就會讓你更了解你自己,也會讓我更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