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標題黨,其實這句話還有后半句——Think like a Man. 但是剛好女生節哈,索性我就沒有把后半句掛出來。
下班回來在車上的時候,我一本正經極其嚴肅地問同事:“明天下午真的放半天假嗎?真的是男的還要工作然后女的可以走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內心總有一種竊喜的感覺——暗爽,不過總是不太喜歡“婦女”這個頭銜,讓我有一種瞬間衰老了的感覺,雖然以前也常調侃自己“十八歲的年齡,八十歲的靈魂”——但當時確實年輕啊,可以肆無忌憚的說笑取鬧,現在再也說不出這樣的話來了——奔三的年紀里,每天都在希望“永遠十八歲”和”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所以我更喜歡過3月7日的女生節(請允許我自我麻痹),而不是3月8日的婦女節——但我仍期待婦女節的放假,而且婦女節的福利我也一個不落的享受了——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一個貪婪無恥的girl。
下午開會的時候同學問我晚上干嘛,要不要過去一起過節——下班晚了再加上距離較遠,晚上回來也不方便,我就沒有過去。不過這卻引領我踏入了節日的氛圍——我不禁想——如果明天下午真的自由行動,要不要約上小伙伴一起去看個電影(原計劃是周末去看《金剛狼》的,想來休叔最后一部了——淚目——也想為票房做點兒貢獻)然后再逛一逛吃一吃·······
中國人就是有這樣的本事,把所有的節日都過成聚會——一起吃喝玩兒樂。
自嘲完了,順帶著想嘮叨一下對于“節日”的一些小感慨——沒辦法,人年紀大了,就總是會胡亂悵想——再加上這個季節,難免會涌上一股”傷春“的情緒——我就是事兒多,怎么著——當初設定一些節日,有些是因為要保護弱小,比如兒童節、婦女節——我要過節,還能打我不成!
1. 我竟然沒有最喜歡的節日!
我極其認真地思索了一下(可能有些夸張吧,其實我也就是洗頭發的時候腦袋大致轉了一下,想了想一年里都有什么節日)關于我最喜歡哪個節日的問題,最后得出的答案是“沒有”!除了對一些節日的假期充滿期待之外,我實在再找不出什么其他的理由來表達我對某個節日的喜愛了。想來這也著實是一種悲哀。我們最早確定一些節日,其實都是有深刻的內涵甚或一些著名的典故在里面的,就比如: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祭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當然這個節日注定有一些感時傷逝的情感在里面,說高興那真是太煞了);端午節——吃粽子啦、紀念屈原啦、賽龍舟啦,等等(我在這個節日的收獲除了知道考試時候這里是個考點兒,一定要背好《離騷》之外,就是在大學期間知道了還有肉粽子這一說——北方人以前都是吃甜粽子的哇,所以最后對于這個節日的認知,我還是忠于美食);七夕——情人節(話說到此,不得不提,除了吃喝玩兒樂之外,各種節日也漸漸演變成情侶扎堆秀恩愛的典型時期——能夠把所有的節日都過成情人節我也是蠻佩服的,如果真的有人把每一天都過成了情人節,那我即使不認識也一定遙遙相祝他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不過總而言之,這個節日我是開心不起來的——Well, 咋開心呀,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屠狗節好不好——雖然我一樣也沒落的和小伙伴們出去浪蕩撒野)·······
生命短暫,每一天都值得紀念;時光飛逝,每一天都值得留戀;但我終究發現,熱愛生活如我,卻仍舊在一年中找不出最愛的日子,即使生日,于我而言,貌似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兒而已——艾瑪,寫到這里,突然有些心疼我自己,怎么混到了這步田地,看來以后要努力構建一些屬于自己的“特殊”日子了——生活終究需要儀式感,把一年365天中的一天,自私地擷取一天為自己的,那時候應該有一種“小確幸”吧·········
2. 遠距離的情感維系,全靠節日
要感謝所有的節日,幫我維系著遠方的親戚朋友關系——信息的問候多少能夠給對方帶去心靈的慰藉——我還記得你呦——專門給你發問候——我很在乎你呦。
我雖然平日里并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你讓我通過社交網絡和朋友之間聊來聊去,我是不會的——請注意,這里的不會并不是指的我不愿意,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做,怎么聊(認真臉,不騙你,我在網上沒話找話的能力為負,很多時候,天聊著聊著就有可能被我聊死,或者,聊著聊著我就無言以對)
只有在真正有事情或者我興之所至的時候,我才具備網上聊天的本事。除此之外,閑聊這種事情我實在做不來,當然,因為我的這方面缺失,我失去了很多朋友——原因就在于距離遙遠,見不著面兒,而我又從來不喜歡主動找誰毫無緣由的就只是胡亂聊天——疏遠在所難免。
我不喜歡長時間的接打電話,我不喜歡長時間的網絡聊天,我的這些不喜歡最終導致了很多人不再喜歡我——他們認為我故意疏遠或者我將其淡忘——欲辨已忘言——所以節日,就成了我維系和大家感情的救命稻草,每逢節假日,一個問候信息過去,就代表我還記著他們,就能讓他們知道,他們其實一直都在我的通訊錄里,沒有被刪除,一直在好好保存著。
這種“亡羊補牢”的行為,其實并不總是帶來“猶未晚矣”的期望結局。大多數時候,我甚至收不到回復了。給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我的一位小學同學。她去年結婚——沒有通知我——我是給我媽打電話的時候才知道的。我媽問我去不去,我說人家都沒有告訴我我怎么去呀!我們以前是很要好的關系,小學至初中都在一起上,后來高中、大學·····就分開了,但是高中放假回去(我高中寄宿制)也總是會見面,大學前兩年也在假期的時候碰面,我還記得有一次她當面指出我說:“每次在QQ問你發生什么事情了,你總是說QQ里說不清楚,以后有機會再說·······”我的確是不太喜歡隔著十萬八千里這樣子向人訴說我的心事——但是當我現在再回頭想一想時,這段友誼的不再延續,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我這邊,與我當時的態度有很大關系。當我終于醒悟這段關系即將破裂,我也曾盡力地挽救過。可我終究讓對方失望了,所以現在我收不到她的任何信息了。
有人曾跟我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經歷以及你在的城市,你遇到的事情,等等,都會給你身邊的人或者朋友帶來變化,有些人就是注定會漸行漸遠——我明白這個道理,但我終究難過,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雖然我現在也有好朋友在身邊,但我也懷念之前的那些朋友,他們陪我走過青蔥歲月,我舍不得他們(我現在只能吐舌頭,因為說再多也晚了,我終究不是一個太會遠距離聊天并且不是很習慣沒事的時候主動去找人嘮嗑兒的人——我怕是改不了了——心塞)
3. 完蛋了完蛋了
寫到現在,一點兒女生節的福利也沒有發放,一點兒有意思的內容也沒有呈現,除了題目表現出了明顯的女性氣息,其他的完全脫離的軌道。就連基本的祝福,我都還沒有送給大家·······
所以,我決定把今晚上在宿舍和舍友們的對話放上來,送你們一碗雞湯(健忘癥發作,原話貌似好像是這樣子的,反正我只記了個大概):
我:我已經喪失了美麗的權利······
室友一:任何時候,你都不能丟掉你的自信!
我:好勵志啊,一碗雞湯!充滿了人生哲理······
室友二:“毒雞湯”,我都沒想參與,你們非要把我拉入其中·····
這一切都起源于我懈怠明天的穿衣·······
所以,祝大家節日快樂(佛要金裝,人靠衣裝,請好好穿衣,不要像我一樣,在某天早上,發生了一下事件:
#比忘穿秋褲更可怕的是穿了秋褲忘穿外搭#
早上臨出門的時候發現只穿了打底褲沒有穿裙子呢~~~
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
你說人生憂郁我不言語
只有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承受數不盡的春來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