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時,同學之間會問:以后要去哪兒工作?回老家,還是北上廣深?
有人說會回老家,也有人會說非一線城市不去,還有的人說哪兒都行,隨緣。
你覺得,哪種最后能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原來以為是隨緣的這種,畢竟選擇面大嘛,哪兒都可以,沒有地點限制,但是實際情況是,這種找工作最后的滿意度是最低的,別問我為什么,因為我就是那個滿意度最低的例子
非要揪出個原因出來,就是目標不明確,看似選擇面寬了,但是太寬反而不好,太多了你就會有一種心理:說不定另一個地方的機會更好呢,于是等待另一個機會,另一個機會好了,你會更堅定自己的判斷,繼續等待;另一個機會不好的話,你又不甘心,還是決定繼續等,等到最后,才發現,原來之前的某一個是最好的,最好的工作就在你這種糾結中悄悄溜走了。
所以,能不能說目標明確很重要? --- 順承的不太好,哎
要設置明確的目標,做白日夢
不下定決心樹立明確目標的原因,就是一個字:懶!
要么不做,要么完成,在這人兩者之間,多數人選擇了前者,不做多省事兒啊,不用花力氣想辦法去完成,舒舒服服地在現有條件下生活,多舒服。
《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說了,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會出問題。
所以,不能太舒服,懶是個病,得治,咋治?
任何目標都有兩個層次的成功,一個是成果導向,以結果論成敗;一個是過程導向,只要你努力去實現,就已經在第二個層次上取得成功了。
舉個在第二個層次上取得成功的例子:
泰國的廣告公認的扎心,下面這個視頻就是講一個姑娘因為胖被村里的小伙伴嘲笑,很傷心,奶奶告訴她,村里山上有個枯井,有個美麗的傳說:誰要把枯井裝滿水,山神就會出現滿足誰的愿望。胖姑娘有著極強的變瘦的渴望,于是相信了傳說,歷盡艱辛把枯井裝滿了水,卻沒有看到山神出現,但是她看到了自己在井水里的倒影:一個美麗的瘦姑娘。
做好計劃,用好二八定律
有了目標就得有相應的計劃去實現目標,計劃的執行也遵循二八定律。
經常聽到二八定律對不對:20%的人擁有這個世界上80%的財富,我們偏偏就是前面剩余的80%,想想就傷心。今天不說財富,說付出的行動:20%的行動決定80%的結果。
你確定了100天閱讀33本的目標,計劃3天閱讀一本書,開始執行時很興奮,至少本個月之內你是堅持了,但是半個月過后,突然某一天有些情緒不佳,不想看書,又覺得不看書完不成計劃,很焦慮,導致情緒更差。
其實,人的情緒起伏是正常的,你沒有必要非得揪著每一天不放,如果哪一天實在沒有心情看書,也不用非得逼著自己去讀,否則可能起反作用,你只要保證100天里的多數時間是可以高效看書、能推進整體的讀書進度的,就可以了。
狀態的好壞也是有周期性的,你可以仔細觀察記錄,自己一周中,哪些天的狀態是樂意靜下來來讀書的哪些天是狀態不佳需要放松的,就可以在狀態好的時候,多看一些,狀態不好的時候給自己其他的放松方式。 ---? 這個是憑經驗所得,無科學依據,如果效果不好,概不負責。
創建良好的環境
很多人喜歡去圖書館學習,因為分為好,因為環境好,因為可以遇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環境,可以確保你做重要的事情、發揮出優勢和獨特的才能,并讓行動過程變得簡單。在這樣的結構中,你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最佳的狀態。
無論你在做什么,你都要先理清楚這件事的環境是什么,包括哪些要素,比如你在辦公室準備演講稿,那它的要素就包括道具清單,你先把它們都準備好,然后就可以專注于演講稿。
把日常生活中90%的事情都系統化,營造良好的環境,那么剩下的10%就可以變得很簡單了。比如升級辦公環境、歸檔好文件……良好的結構和組織可以避免混亂,讓你做更多事情,取得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