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蛋真是一種太了不起的佳肴,單說主角雞蛋,營養價值高,富含優質蛋白質和氨基酸,脂肪含量適中,特別易于人體吸收。
而雞蛋搭配甜酒蒸出的蒸蛋,還可益氣補血豐胸,是女性食補的好佳肴,甜酒蒸蛋就是我母親為我做的最拿手的一道佳肴。
從小我就是個非常挑食的吃貨,不愛吃的食物總比愛吃的食物多很多,加上嬰兒時期母親乳汁有限,我不喜歡吃牛乳香,當時家境并不富裕,營養跟不上,貧血這個毛病就伴隨著我一路成長。
平常還好,但到了升學壓力大的時候,會經常頭暈,膚色不好,體質變差。母親為此想盡了各種辦法,各種藥補食補都試了各遍,那個時候正好流行“生命一號”營養液,偏偏我喝了會過敏,脖子身上紅一塊腫一塊的,只好不敢再喝了。
后來,母親不知道從哪里得知醪糟蒸蛋可以益氣補血,然后開始了每天晨起為我做蒸蛋的旅程。
母親做蒸蛋很簡單,就是用雞蛋、甜酒、冰糖,再加一點清水攪勻,再用蒸鍋蒸。然后,美味營養又熱氣騰騰的蒸蛋就出鍋了,母親總是很善于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但是蒸蛋的過程必須要掌握一個火候,火不能太大,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蒸出來的雞蛋會不夠滑嫩美味,這其中包含了母親多少的愛和耐心啊。
為了做出最好的蒸蛋,母親還親自釀甜酒,因為她怕買來的甜酒不夠純,更怕別人往里面添加其他的佐料。
我不知道每天母親是什么時間起床為我蒸蛋的,寄宿在學校的我,每天晨讀下課吃早餐的時間,她已帶著做好的蒸蛋在教學樓下面等著我。
每次走向她,我腦子里總會浮現天蒙蒙亮的時候,她從暖烘烘的被窩里爬起來,呵欠連連地到廚房開始忙碌,打雞蛋、舀甜酒、碾冰糖,將它們放到一個大碗里,飛快地攪拌,再往鍋里倒水,架上蒸架,然后站在廚房里安靜地盯著蒸蛋的鍋蓋。
估摸著差不多的時候,掀起鍋蓋來看看是否已經蒸好。冬日的小廚房里,灶臺邊的窗戶上總是一層厚厚的霧氣。
蒸好了蛋,母親再用保溫飯盒裝好,然后親自送到學校去,代步工具就是她的雙腿,那時家里沒有車,坐公交她嫌等的時間長,怕錯過我的用餐時間,所以有時候是小跑著去的。每天晨讀下課,和同學們一起走出教室去吃早飯的時候,就能看見母親拎著裝有蒸蛋的保溫飯盒等著我,笑容滿面,周圍的同學們都會投來好奇又羨慕的目光。
起初,我還挺喜歡吃蒸蛋的,美滋滋地端著,看著淺黃淺黃泛著溫暖光澤的蛋羹,用小勺子沿著器具邊上穩穩地舀起一勺,將層次分明還冒著熱氣的蒸蛋送入口中,滑滑的,嫩嫩的,還帶著甜甜的酒香,那一刻,幸福爆棚,“好吃!”。母親則站在一旁一臉幸福地看著我吃,等我吃完,再收起餐具回家。
但后來,久而久之,我成為了同學們口中那個嬌氣的女學生,他們會在后面議論說,“你看,那位女同學的媽媽又來給她蒸蛋了,每天都來,風雨無阻啊,這樣還不如別寄宿在學校,直接住家里呢!”
“嬌生慣養”的議詞背后,讓我心里很不舒服,更讓我對升學考大學多了份壓力,但那時也真正開始意識到了自己對于母親辛勞的忽視,她每天都要早起做蒸蛋然后再送到學校,等我吃完又返回家里,然后再出去工作,而我卻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嬌氣不孝了,因此向她強烈建議別再給我送蒸蛋了。
開始的幾天,母親雖然口頭答應,但還是會每天準時送到,后來我下課看見了她就要躲,即使不情愿走過去了,也是一臉不悅,一臉埋怨的樣子。幾次之后,母親終于答應我的要求再也沒有往學校送蒸蛋。
時光更迭,歲月無聲。
當年為了女兒的身體而早起做蒸蛋的母親漸漸老去,而我也轉眼已經離家差不多十年,念完大學在她所不熟悉的城市做著她所不了解的工作。
總覺得我是一個心狠且固執的人,從小就比較有主見,也比較向往遠方,覺得世間兒女之于父母都是遠行客,從呱呱墜地就開始了遠行,一心之隔,一門之隔,一城之隔,無論怎樣都是要離開的…所以從小到大,上學、工作,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做決定都沒有太過考慮他們的感受,有時與他們發生強烈分歧的時候,最后也總是以我的勝利而告終,他們拗不過我的固執,只好包容我的任性,在背后默默支持著我。
上次母親打電話詢問我身體怎么樣,母親總會格外關心我的身體健康,電話里囑咐我照顧好自己,問我是否還貧血,說過年回家要給我做蒸蛋。那一刻,忽然莫名濕了眼眶。這么多年過去了,母親對我的愛一直沒變,就好像是她的習慣一樣,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從來都沒變過。
而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希望父母能老的再慢一點,我再努力一點,多實現幾個愿望,多賺一些錢。以前,對錢沒有什么特別的欲望,總覺得夠花就行了,沒有必要非要過有多高品質的生活,買多大牌的商品。
也許是年齡增加,現在對錢卻多了很多的欲望,覺得錢真的是很好的東西,可以想買啥就買啥,也不用考慮價格,希望能有一天帶著父母自由自在地去旅行,不用在意酒店的價格,航班的時間,希望他們想買什么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買,能安安心心地過上養花遛狗、摸魚抓蝦的美好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