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年上元節,吃過團圓飯后,方大人特意恩準家中大些的子女可外出賞燈游玩。為了更熱鬧,玉箸同父異母的哥哥方玦決定拉上林家的兄弟。玉箸見到從家中走出的覺民,心里默默想著,從小就知道覺民生的好看,隔了好些日子不見,竟是越發的俊朗了。眼前的少年才十一歲啊,怎就這般俊俏。一對劍眉,微微上挑,竟有這個年紀與眾不同的英氣;一雙黑眸,目光如炬;厚度適中的嘴唇,紅潤飽滿;鼻子算不得特別出挑,略微堅挺,搭配著其他的五官,倒也出奇的合適。玉箸一路偷偷地瞄著,幻想著覺民穿洋人衣服的樣子,他偶爾出門的時候會碰巧看到有提著禮物來找對面李大人的的洋商人穿過。此刻竟覺得討厭的洋服也不是一無是處。?
街上蠻多人,逛了一會兒花燈,大家決定去放孔明燈。“覺民哥,你的愿望能不能寫明年童生考試順利通過啊?”玉箸小聲的請求。?
“恩?玉箸,你也覺得現在這個時候了,考取功名也是對的嗎?”?
“當然了!考取功名你才有出息啊,才能做老爺,...才能娶我”。
“我沒想到連你竟也這般勸我!我原認為你爹只是頑固了點,根本他也是老一派的官僚作風,現如今這思想都原模原樣的傳到你了!玉箸,你該多見識的。”覺民半是可惜半是慷慨地說道。?
“沒有,覺民哥哥,我爹是為我好...你不要生氣,不寫便不寫吧。”玉箸心生委屈,不說話了。大家也都沉默不語,只一個個放飛自個的孔明燈。覺民的孔明燈載著一行遒勁有力的字,緩慢地飛上夜色如墨的上空,搖曳通透的燭火給覺民身后的背景添上神秘的一筆。覺民沒有看到,他的孔明燈由于飛的太高,燭火承受不了高空的氣流,熄滅了。墜落在不遠處的陳府庭院里。適巧,陳家的小姐意映正在庭院里擺弄表弟帶來的西洋望遠鏡,不明的白色物體突然掉落,驚嚇之后撿起來反復瞧,看見了那行墨跡新鮮的字,不自覺的輕聲念出:吾待一日爾等國人理論有如西人般精進,民族富強可望矣!念完后陳小姐不禁莞爾,這是誰家的男兒,竟有這般眼界,我該認識認識的!?
次年,童生考試。備受大家看好的林大人之子林覺民大負所望,緣由并非外界夸大其才能,也非考試內容刁鉆苛刻,實乃世間有官僚林大人之子,而覺民所志非官僚也!一度讓后人稱贊的是,年僅十三歲的林覺民,在清廷統治的搖搖欲墜時期,出生官僚世家的他,狂妄在考卷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后瀟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