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點什么吧。
2017考研成績出來很多天了,一直沒有提筆,因為懶。
總分239。數學錯6,邏輯1或2,寫作36或38,英二88,人大復試應該是無望了。但我從來不認為分數等同于能力,自認為還是有些感悟,說出來,18年的寶寶可以瞅瞅,對胃與否,有用與否,全在個人。
概況
CC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有二,管聯和英語二,其中管聯包含三門--數學、邏輯、寫作。考試只有一天,上午管聯,下午英語。
數學
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但我并非數學考試型選手,所以我只分享怎么復習備考,不涉及考場答題。
管聯數學考試內容為初等數學,對,就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內容,而且還是部分內容。但是,請注意,初等數學≠簡單數學。請捫心自問,你之前數學學的如何?
【理解概念最重要】數學知識建立在各種概念的基礎上,學習任何一章內容,都首先要理解相關概念。何為理解?就是你明白這個概念涉及的對象是什么,適用的范圍是什么,限制條件是什么等等,這些務必要搞清楚。很多人不把概念當回事,盲目做題,想要通過此種方法鞏固提高,這無疑是本末倒置。你做提前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理解,怎么能最對呢?此外,很多時候你認為對概念的理解已經很清楚了,事實卻并非如此。比如排列組合中的C運算,復習過的應該都掌握了,但你真的理解C運算表示的意義嗎?
自測一下: 【2012年1月】某商店經營15種商品,每次在櫥窗中陳列5種,若沒兩次陳列的商品不完全相同,則最多可陳列多少次?(3003次)
上面這道題,如果你真的理解符號C的含義,解出來是分分鐘的事,如果你只是會運算,那么你很可能不會做,這就是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在管聯這種很少涉及偏難怪題目、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的考試中,做到這一點就更加重要了。
【多做題目必不可少】這點沒啥好說的,想學好數學,不動手做題目基本是不可能的。很多專家反對題海戰術,但我覺得適當應用未必不可取。看到一道題目能立馬找出其涉及的知識點是做出題目的前提,而這一點建立在你閱題數量很大的基礎上。但切記: 多做題≠做大量重復的題。不要盲目把所有身體上的勤奮都當做真正的勤奮。
【認真細心】復習的時候某機構老師說過一句話我非常贊同: “眼瞎無藥醫”,話糙理不糙。題目看錯、數抄錯、漏想情況等等,這些錯誤(首先你要確定自己是真的會而錯)真的沒有人可以救你,只能自救了。我自己就是這方面能力特別差,尤其是考場上經常犯幼稚錯誤,但僅限于數學科目,我也是很無奈。
最后,關于錯題。我不建議建立錯題本,有把一道題目抄到本子上的時間還不如真正去領會這道題的精髓。多準備幾只彩色筆,就在書上標記,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內容(題目的解答,設計知識點,你的延伸聯想等等)。如何解決書上地方小的問題?完全可以用符號或者簡潔標識,而且這樣下次看就相當于有個引子,不至于受之前思想內容的制約,方便監測自己是否真的掌握。
先寫這么多吧,下次寫寫邏輯和寫作,之后是英語。
再啰嗦一些,管聯考試關鍵考察思維方式,多思考,把想問題的方法轉變了,容易事半功倍。
復習是不是需要早開始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時候真正理解管聯是個什么東西。
多看,多想,多動手。既要宏觀把握,亦需深入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