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幼兒園組織的講座,獲益良多[玫瑰][玫瑰]
確實,如果我們家長回避性教育,不提供正確的指引給孩子,自然他也會自己尋求答案或者別人(網絡)會來教他。那么,你是愿意由你(孩子最信任的父母)來提供正面積極的信息給到他,還是由魚龍混雜的道聽途說的提供信息給他呢?[玫瑰]
分享幾個案例和場景:
A: 小女孩畫了一幅圖畫,一個小孩子在垃圾桶旁邊。她說我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是媽媽告訴我的,弟弟是媽媽生下來的,因為我看著弟弟在媽媽肚子慢慢長大的。
聽著這個對話,很是心酸。
A1: 女孩相信了媽媽的話,而且還目睹了弟弟的成長出生的過程,那么她會覺得自己跟弟弟不一樣,會失落和自卑。這種感覺會伴隨著她一輩子。
A2:如果她從弟弟的出生過程發現媽媽撒謊了,那么她知道,在媽媽這里得不到正確的答案,媽媽不值得被信任,那么以后她有問題還會尋找爸媽的幫助嗎??
無論哪一個,我想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場景
B: 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你從媽媽的肚子出來。 那媽媽我是從哪里鉆出來的? 那媽媽我是怎樣跑到媽媽肚子里面的?媽媽,那爸爸是怎樣把我送到你的肚子里面的? 為什么只能去媽媽肚子不能去爸爸肚子?
omg,簡直開啟十萬個為什么的模式,如何應對? 其實我們不用怕孩子的提問,只要他還會來問你,證明他還相信你,我們只需要見招拆招,最怕只是他不來問你了……所以也是為什么我們要一直學習的緣故。這時候繪本能夠幫我們解釋得更好。
C: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每個時期的敏感期不一樣,應對方法也不一樣。與其強行的壓制下去,不如順應其發展規律,度過了就好了。三四歲的時候被家長壓制下去了,13,14歲的時候再重新來一遍,這個時候家長還能好好壓制下去嗎? 又或者到三十多歲的時候再來一個叛逆期? 那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可能是三個家庭了....所以,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和進度,該是什么時間就做什么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