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歷來講究“擇時施治”,一直有冬病夏治之說法。
2016年加強版“三伏”天如期而至,對于患“冬病”的人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時機,尤其適合治療骨關節病,與其他季節相比,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哪些人適合“冬病夏治”?
一般來說,老人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在春夏治療比其他季節治療效果好,不僅可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又有助于祛除入侵體內的風寒濕邪,調整機體陰陽,達到調理宿疾和調理體質的目的。
老人有慢性病的,特別是有骨病的:
隨著天氣變熱,腰酸腰痛、下肢麻木的癥狀減輕了,便在飲食、鍛煉、保養等方面不再注意。
骨科專家指出:夏季溫度較高,人體血液循環加快、關節韌帶肌肉變舒展,是治療骨傷疼痛的好時機。冬病夏治又以三伏天為最佳。三伏天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是根治骨傷疼痛最佳時機。
特別是頸椎病、風濕類風濕等骨關節病通過按摩、針灸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冬天的時候會覺得煥然一新。
除此之外:慢性胃炎、鼻炎、胃潰瘍、肩周炎等也適合“冬病夏治”。
“夏治”骨病要從日常的護理做起
1. 不要貪涼:夏季溫度高、濕度大,不少人為了涼快,穿單薄的衣服、猛吹空調。即使是在夏季,重要關節處也應該要保暖,否則極易造成關節僵硬,血液循環不暢。
2. 清淡飲食:關節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清淡,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不應多吃,若有水腫或血壓升高癥狀時,還應注意鹽分的控制。
3. 適當鍛煉:進行適當的活動可以改善病情,達到增強體質、維持關節活動的作用,還可避免關節強直和萎縮。活動量宜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若活動后關節疼痛加重,說明活動過度,需要及時調整。
健康小貼士:2016年加強版冬病夏治三伏天
頭伏加強:2016年7月7日至7月16日
頭伏:2016年7月17日至7月26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至8月15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至8月25日
末伏加強:2016年8月26日至9月4日
初伏“調元”,溫養經絡;
中伏“加強”,袪除寒濕;
末伏“固本”,補充氣血。
一年之中最熱不過三伏天,冬病夏治正當時,抓住今年加長版“三伏天”好好治療,“冬病”今冬不再犯,如果錯過就要再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