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電影,如果說人需要一種放松和排解多種復雜的感覺,我首先推薦的的清心寡欲,這樣的話雜念會少很多,少想那些有的沒的,專注自己的事。清心寡欲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自覺屏蔽掉一些對自己沒有用,甚至是干擾自己的情緒,注意力,打擾自己的節(jié)奏的東西。比如遇到事情容易生氣,脾氣需要克制和忍耐,這就需要磨練。屋子和書桌書房需要干凈整潔,坐在這里很舒服,寫字這件事就水到渠成,不需要那么難。這也暗合了認知書里說的簡單啟動的習慣法。不要讓寫作和學習感覺很負重,承載很多的話,就連單純的坐下來都變得困難。“戰(zhàn)爭不斷的歲月真的很難擺平一張書桌”就是這么個道理。腦子帶寬被環(huán)境占據,被生活下去的理念占據,怎么可能學習?
昨晚晚飯后和妻子聊天,因為她問我一句歌詞,我們聊起了唱歌,登臺,唱歌的故事,彼此分享關于音樂的道路,主要是把音樂之路訴說了一下,都很開心。她說我有自信,有被萬人矚目的表演欲和內心需要,虛榮心。我想真的是這樣。我渴望被矚目,被關注,渴望成為焦點。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雖然我并沒有做到,但是我內心里,是想被人認可和關注到的。聊到了樂隊,過往的登臺表演,雖然都是業(yè)余中的業(yè)余水平,不過我一直想做出點名堂的心一直沒變。所以說,我變得更好,這也是我的一大動力源泉。
我知道自己有成癮傾向,遠離它們,不讓自己陷入泥淖,就如同芒格的那句名言,知道有坑,就不要靠近,不要犯兩次同樣的錯誤。現在想想,這樣的錯誤有:玩王者,時間浪費,不為生活和人生思考,言行不一。慢慢改正。不時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給自己一個不后悔的人生,把人生五件事(一手好字,傳播儒家文化,英語口語,看NBA,旅游)在自己內心不斷的描繪,讓目標真實清晰。根據目標老老實實的踏踏實實的做下去。相信時間相信努力,最終會遇見美好。
昨天請教了馬老師,關于鋼琴自學的問題,成人的話現在一節(jié)鋼琴課150,我也不知道一節(jié)課多長時間。反正我要在網上好好學鋼琴。為的是在老了,能自娛自樂,此外把鋼琴學會了我還會重拾起吉他,簫、塤(有可能)、口琴(有可能)、鼓(有可能)。做和自己,獲得自己想要的。如同巴菲特的名言,想擁有某樣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我想擁有粉絲,追隨者。當精神導師,當生活家,當書法老師,籃球教練,年輕人精神偶像。如果這些不能盡快實現,我可以從工作出發(fā),慢慢收貨人生五件事的復利,因為我可以開設書法課,教學生寫字,傳授書法,我也可以教學生籃球,組建籃球隊,我也可以把自己經營好,帶動學生更好的發(fā)展,這就是精神導師的力量。同樣的,我如果只是把書法教好了,同樣可以利用這一件事做學生的老師、教練、人生導師。放大了就是走出校園,傳播書法教育,傳播儒家文化了。總之,我受關注,我渴望關注,前提是,不斷提醒自己,前提是你值得被人關注,配得上別人被你吸引或者投入的寶貴注意力。你配不上就好好修身,好好修煉自己,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做好事。
從精神導師:巴菲特芒格,管建剛,于永正,吳松超、曾國藩等牛人榜樣那里汲取能力,壯大自己,發(fā)展自己。配得上的好會被自己吸引來的。
今天練字后要讀書(心理學經典重磅硬骨頭)、練芭蕾課程(已經是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