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能在街上看見拎蛋糕盒的人。
在路邊等人的時候、百無聊賴刷手機的時候、匆匆忙忙趕路的時候,總能看見有人拎著蛋糕走過。奇怪的是,每次我都是先注意到那個或方或圓的白底蛋糕盒,才看見人。
拎蛋糕盒的通常是一個高個子男生,或是中年大叔,穿著規整的上衣和長褲,拎著方方正正的大蛋糕盒,邁著穩健的步伐,向遠方走去。
他們的臉上最多只帶著點笑容,又似笑非笑。我想他們不敢開懷大笑,也許是怕歡喜過頭而失手毀了蛋糕吧。畢竟,蛋糕易損,一旦損壞了,壽星得多失望啊。
有一次見到幾個女孩子拎著蛋糕盒蹦蹦跳跳地走著,好像已經想到為朋友唱生日快樂歌時的雀躍場面。不料,拎蛋糕盒的女孩突然被翹起的石板絆了一跤。一個趔趄,蛋糕盒傾斜了!女孩們瞬間花容失色,驚聲尖叫,我不敢去想那塊蛋糕變成了何種慘狀,只希望她們等會兒有其他方法哄壽星開心。
還有一次,見到一男一女并排走著。先是男生拎蛋糕盒,他很小心,努力做到腳步起伏但胳膊不晃動,而他強有力的臂膀也確實能做到。過了一會兒,換女生拎,她受了男生的影響,同樣很小心,只是她的臂力似乎做不到完全不晃,于是把眼神也用上,雙眼牢牢地盯住蛋糕盒,似乎眼波能夠控制它,腳上則換成更細碎的步伐,小心翼翼地挪動。
瞧瞧這些各式各樣的蛋糕盒,好利來的、仟吉的、皇冠的……比起小時候見到的那些,包裝似乎越來越精致了。光滑的卡紙,上面印制森系圖案,配上同色系的柔軟緞帶,以別致的方式包裝。所有的心意,都精致地展現在這個盒子上了。
拎這些精美蛋糕盒的通常是什么人呢?為孩子又平安長大一歲而欣慰的年輕父母、女朋友嚷著要減肥但還是忍不住買個蛋糕給她的小伙子、室友過生日趁機聚一起躁一波的少男少女們。
當然,也會有平常省吃儉用但想讓孩子生日高興高興的單親媽媽、終于擺脫寒冬戀情決心重新開始的明媚少女、被職場教訓得體無完膚卻下定決心靠自己站起來的青澀白領。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年輕女孩,突然情場職場雙失意,相戀多年的男友背叛了她、工作出現嚴重失誤而丟了飯碗,她幾乎在一瞬間崩潰了。她窩在家里,混沌了數日,似乎無法走出陰影。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似乎全世界都已經拋棄了她,她已經不值得被溫柔對待。突然,她想起自己最愛吃甜點,而以前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一間蛋糕房,里面有一個豪華無比的蛋糕,標價500多塊錢。她曾經想過,這個蛋糕怎么會賣得出去哦!可是現在,她決定去把它買回來。好像帶著一種使命感,她覺得現在不買什么時候買呢?她甚至覺得這個蛋糕就是為當下的自己準備的。小心翼翼地拿回家之后,她一個人,立刻奮不顧身地吃起來。那些絲滑的奶油、精致的雕花、新鮮的水果,她通通一口一口地吞了下去。
她花了幾個小時吃這個蛋糕,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哭著哭著,就喊了起來。她把所有的情緒,對前男友的怨恨、對生活的不滿,都用力發泄了出來。幾天之后,她終于感到世界不那么黑暗。
也許這個女孩以前過生日的時候,她的男朋友也在大街上小心翼翼地拎了蛋糕盒回來,兩人一起享用、一起慶祝、一起憧憬著未來的日子;也許她在家過生日的時候,媽媽也從蛋糕店買了女兒最愛的抹茶蛋糕,穩穩地拎回來給孩子吃……但是現在,她只能自己為自己買一個蛋糕,然后一個人穩穩地拎回來,把所有的悲痛藏進蛋糕的每一口,然后每一口的甜奶油會溫柔地撫慰她的心。
別覺得悲傷,她已經能為自己拎回來一個那么好的蛋糕。
作為北方人,甜點似乎對我沒有天生的吸引力,然而長大之后遠離家鄉,卻覺得在每餐之后吃一個甜點才滿足,生日時也總要買一個蛋糕才覺得完整,不知道是否源于小時候的習慣。小時候每次過生日,總是提前幾天就打起生日蛋糕的主意,提前確認蛋糕房是不是正常營業,操心今年該選一個什么樣式的蛋糕。而不論誰過生日,看見大人們拎著蛋糕盒回家的時候,總是默默地期待,里面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的蛋糕呢,是傳統的奶油蛋糕還是流行的黑森林或榴蓮千層、上面是照例用果醬寫了生日快樂還是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不論是什么,都是對吃蛋糕人的祝福。
所以,我總是喜歡看蛋糕盒,覺得里面藏著無限的驚喜。
那些驚喜背后,是拎蛋糕的人的美好祝福。
于是,那些拎蛋糕盒的人,下次遇見的時候,我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