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時間管理的各個過程:
1、規劃進度管理
2、定義活動
3、排列活動順序
4、估算活動資源
5、估算活動持續時間
6、制定進度計劃
7、控制進度
進度模型:項目活動執行計劃的一種表示形式,其中包括持續時間、依賴關系和其他規劃信息,用以生成項目進度計劃及其他進度資料。
進度規劃方法:關鍵路徑法 關鍵鏈法(CCM)
經批準的最終進度計劃將作為基準用于控制進度過程,項目時間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都將發生在控制進度過程中
1、規劃進度管理(為如何在整個項目過程中管理項目進度提供指南和方向)
進度管理計劃可以是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非常詳細或高度概括的,其中應包括合適的控制臨界值。
輸入:
1)項目管理計劃
范圍基準(包括項目范圍說明書和WBS細節,可用于定義活動、持續時間估算和進度管理)
其他信息
2)項目章程
3)事業環境因素
能影響進度管理的組織文化和結構;
可能影響進度規劃的資源可用性和技能;
項目管理軟件、多種方案;
發布的商業信息(如資源生產率),通常來自商業數據庫;
組織中的工作授權系統;
4)組織過程資產
進度控制工具;
政策、程序和指南;
模版;
項目收尾指南;
變更控制程序;
風險控制程序等等;
工具和技術:
1)專家判斷
2)分析技術(進度管理計劃中還需詳細描述對項目進度進行快速跟進或趕工的方法)
3)會議
輸出:
1)進度管理計劃
進度管理計劃會規定:項目進度模型制定。準確度、計量單位、控制臨界值、績效測量規則(如確定完成百分比的規則)、報告格式、過程描述。
2、定義活動(識別和記錄為完成項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體行動的過程)
創建WBS過程已經識別出WBS中最底層的可交付成果,即工作包。工作包通常還應進一步細分為更小的組成部分(活動),代表著為完成工作包所需的工作投入。
輸入:
1)進度管理計劃
2)范圍基準(需明確考慮范圍基準中的項目WBS、可交付成果、制約因素和假設條件)
3)事業環境因素
組織文化和結構
商業數據庫中發布的商業信息
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4)組織過程資產
標準化的流程
來自以往項目的、包含標準活動清單或部分活動清單的模版
政策、程序和指南
工具和技術:
1)分解(把項目范圍和項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劃分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組成部分的技術)
定義活動過程的輸出是活動而不是可交付成果,可交付成果是創建WBS的輸出
WBS和WBS詞典是制定最終活動清單的基礎。
2)滾動式規劃
滾動式規劃是一種迭代式規劃技術,即詳細規劃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同時在較高層級上粗略規劃遠期工作(漸進明細的規劃方式)
3)專家判斷
輸出:
1)活動清單(包含所需的全部進度活動的綜合清單)
使項目團隊知道需要完成什么
2)活動屬性
與里程碑不同,活動屬性有持續時間,需要在該持續時間內開展工作,可能需要相應的資源和成本。
(活動類型:支持型、獨立型、依附型)
3)里程碑清單
列出了所有項目里程碑,并指明每個里程碑是強制性的還是選擇性的(里程碑的持續時間為零,是個時間點)
3、排列活動順序(識別和記錄項目活動之間的關系的過程)(獲得最高的效率)
除了收尾兩項外,每項活動和每個里程碑都至少有一項緊前活動和一項緊后活動,可能有必要在活動之間使用提前量和滯后量。
輸入:
1·)進度管理計劃
2)活動清單
3)活動屬性
4)里程碑清單
5)項目范圍說明書
6)事業環境因素
政府或行業標準
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進度規劃工具
公司的工作授權系統
7)組織過程資產
公司知識庫中的項目檔案
工具和技術:
1)緊前關系繪圖法(是創建進度模型的一種技術,用節點表示活動,用一種或者多種邏輯關系鏈接活動,以顯示活動的順序 ?PDM)
活動節點法(AON)是緊前關系繪圖法的一種展示方法
PDM的四種依賴或者邏輯關系:
完成到開始。
完成到完成。
開始到開始。
開始到完成。
2)確定依賴關系(強制或選擇、內部或外部)
不應把強制依賴關系和進度編制工具的進度約束條件相混淆
3)提前量和滯后量
提前量: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可以提前的時間量。
滯后量: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需要推遲的時間量。
提前量和滯后量的使用不能代替進度邏輯關系。
輸出:
1)項目進度網格圖(表示進度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
2)項目文件更新
活動清單
活動屬性
里程碑清單
風險登記冊
4、估算活動資源(估算執行各項活動所需的材料、人員、設備或用品的種類和數量的過程)(與估算成本過程緊密相關)
輸入:
1)進度管理計劃
2)活動清單
3)活動屬性
4)資源日歷
5)風險登記冊
6)活動成本估算
7)事業環境因素
8)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1)專家判斷
2)備選方案分析
3)發布的估算數據
4)自下而上估算
5)項目管理軟件
輸出:
1)活動資源需求(明確了每個活動所需的資源類型和數量)
2)資源分解結構(資源依類別和類型的層級展現,資源類別包括人力、材料、設備和用品,資源類型包括技能水平、等級水平或適用于項目的其它類型)
3)項目文件更新
活動清單
活動屬性
資源日歷
5、估算活動持續時間(根據資源估算的結果,估算完成單項活動所需工作時段數,確定每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量)
依據:活動工作范圍、所需資源類型、估算的資源數量和資源日歷,估算應漸進明細。
輸入:
1)進度管理計劃
2)活動清單
3)活動屬性
4)活動資源需求(會對活動持續時間產生影響)
5)資源日歷(資源可用性、資源類型、資源性質 印象進度活動的持續時間)
6)項目范圍說明書
假設條件:
現有條件
信息的可用性
報告期的長度
制約因素:
可用的熟練資源
合同條款和要求
7)風險登記冊
8)資源分解結構
9)事業環境因素
10)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1)專家判斷
2)類比估算(用相似活動或項目的歷史數據來估算當前持續時間或成本)粗略 ?詳細信息不足時使用
成本低 耗時低 準確性也低
3)參數估算
基于歷史數據和項目參數,使用某種算法來計算成本或持續時間的估算技術
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礎數據的可靠性
4)三點估算
最可能時間 最樂觀時間 最悲觀時間
5)群體決策技術
6)儲備分析
輸出:
1)活動持續時間估算
2)項目文件更新
活動屬性
為估算活動持續時間做出的假設條件
6、制定進度計劃
分析活動順序、持續時間、資源需求和進度zh制約因素,創建項目進度模型的過程。(反復進行)
本過程中, 需要審查 和修正持續時間估算與資源估算,創建項目進度模型,制定項目進度計劃,并在經批準后作 為基準用于跟蹤項目進度
輸入:
1)進度管理計劃
2)活動清單
3)活動屬性
4)項目進度網絡圖
5)活動資源需求
6)資源日歷
7)活動持續時間估算
8)項目范圍說明書
9)風險登記冊
10)項目人員分派
11)資源分解結構
12)事業環境因素
13)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1)進度網絡分析
2)關鍵路徑法PDM
3)關鍵鏈法CCM
4)資源優化技術(根據資源優化情況,調整進度模型)
資源平衡(往往導致關鍵路徑改變,通常是延長)
資源平滑(可能無法實現所有資源的優化)
5)建模技術
假設情景分析
模擬
6)提前量和滯后量
7)進度壓縮(趕工和快速跟進)
8)進度計劃編制工具
輸出:
1)進度基準
2)項目進度計劃(是進度模型的輸出,展示活動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計劃日期、持續時間、里程碑和所需資源)
橫道圖(甘特圖)
里程碑圖
項目進度網絡圖
3)進度數據
按時段列的資源需求,往往資源直方圖
備選的進度計劃
進度應急儲備
現金流預測
訂購與交付進度安排
4)項目日歷(可能不止一個)
5)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進度基準 ? 進度管理計劃
6)項目文件更新
活動資源需求
活動屬性
日歷
風險登記冊
7、控制進度(監控項目活動狀態,更新項目進展,管理進度基準變更,以實現計劃的過程)
要更新進度模型,就要了解迄今為止的實際績效。
控制進度作為實施整體變更控制的一部分,關注如下內容:
1)判斷項目進度的當前狀態
2)對引起進度變更的因素施加影響
3)判斷項目進度是否已經發生變更
4)在變更實際發生時對其進行管理
如果采用敏捷方法,控制進度要關注:
1)比較上一個時間周期中已交付并驗收的工作總量與已完成的工作估算值,來判斷項目進度的當前狀態
2)回顧性審查(定期審查,記錄經驗教訓),以便糾正與改進過程
3)對剩余工作(未完成)重新進行優先級排序
4)確定每次迭代時間內可交付成果的生成、合適和驗收的速度
5)確定項目進度已經發生變更
6) 在變更實際發生時對其進行管理
輸入:
1)項目管理計劃(包括進度管理計劃和進度基準)
進度管理計劃:描述應該如何管理和控制項目進度
進度基準:作為與實際結果相比較的依據
2)項目進度計劃(最新版本的)
3)工作績效數據(關于項目進展情況的信息)
4)項目日歷
5)進度數據
6)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術:
1)績效審查(測量、對比和分析進度績效)
趨勢分析(績效是在改善還是惡化)
關鍵路徑法
關鍵鏈法
掙值管理
2)項目管理軟件
3)資源優化技術(在同時考慮資源可用性和項目時間的情況下,對活動和活動所需資源進行進度規劃)
4)建模技術
5)提前量和滯后量
6)進度壓縮(使進度落后的活動趕上計劃,可以對剩余工作使用快速跟進或趕工的方法)
7)進度計劃編制工具
輸出:
1)工作績效信息(計算出進度偏差SV、進度績效數據SPI,記錄在案,傳給干系人)
2)進度預測(根據已有的信息和知識,對項目未來的情況和事件進行的估算或預計)
3)變更請求
4)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進度基準 ?進度管理計劃 ?成本基準
5)項目文件更新
進度數據
項目進度計劃
風險登記冊
6)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偏差的原因 ?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理由 ?從項目進度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