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坐車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只有單位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才有資格享用,像我輩小老百姓是連想都別想的事情。
剛上班時,看著擦得锃亮的轎車每天從單位出出進進,那大人物上下班還有專職司機伺候,真是太幸福了,我真羨慕這樣的人物。
那個年代,由于轎車的稀缺性,當然具有駕駛車輛技術的司機更加稀缺,這就使得別看那給大人物開車的小小的司機沒什么職務,加上由于伺候身份高的人物便也跟著他的主人抬高了身價,一般人是不放在眼里的。
記得那時候出公差,每次去和那個司機接洽,總是要看那個司機陰沉沉的臉色,總要被他訓斥諷刺嘲笑幾句,所以自己心里便很發憷找他用車,生怕哪兒再得罪了他。
要說一個司機不過是一個抓方向盤的,有什么可怕的?其實,如果他是一個好人,當然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他也不會給你搗亂。但他就不一樣了,他不高興了,他說車出故障了,走不了了,把你放到半路上了,即便是車真的沒有出故障,你能奈何?你又不懂車技,誰知道車子是真壞了還是假壞了?所以那時,就是有點身份的人物,也是敬著他們,寵著他們。
過年的時候,也是司機們最忙的時候。今天送這個人物回老家,明天送那個人物回老家。我好羨慕那些能坐著車回老家過年的人們,那在父老鄉親面前多么榮光呀!可惜,我既沒權,又沒錢,又不會來事兒,每年都是帶著老婆孩子坐著公共汽車回老家過年。那個年代,對于我來說,能夠坐上車回老家過年是一個夢想。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越來越多的轎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人們學會了駕駛轎車技術,就連單位上的領導也自己開起了轎車,昔日那些牛逼哄哄的司機再也沒有了物以稀為貴的資本,沒有了那些年代的牛逼哄哄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