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提起科舉制度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相當陌生的,即使有一些印象都是從中學的歷史或者語文書上的文章得來的。可以說從現代社會的角度來說,我們對于科舉制度是持批判態度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科舉制度仔中國的歷史發展上是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的,極大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與生活。即使在現在科舉制度已經徹底消亡,但是現在的教育體系其實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可能有人看到這里會反駁我,那么請先看這本由梁庚堯編著的《宋代科舉社會》,通過宋代的科舉社會與現在的教育制度相對比,你會發現兩者其實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
? ? ? 當然上面所提到的對比其實已經偏離了本文的主題。但是我之所以提起這個也是想說明一點,我們現在的人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代的科舉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徹底了解之后,我們才能去評論它的利弊。
? ? ? 在本書的序言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寫作本書的意圖的時候理想的讀者群體其實還是相關學科的學者或者學生,所以本書的編排形式就行如講座,一共分為十五講,也就是十五堂課。這十五講的順序安排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例如在引進講述宋代的科舉文化的時候,首先用了兩講的篇幅來對科舉制度這個體系進行了一個大概的介紹,相當于一個總括。在這里面我們可以了解到科舉制度這個體系建立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什么特點。作者在講述這些的時候特別注意對原始材料的引述,做到了有的放矢。
? ? ? 如果說在前兩講中我們可以看到宋代重視科舉的理想是鼓勵社會上的寒士出頭,那么這里面的深意其實就是想要將寒門的力量引入來取代之前的門第勢力。這一理想的產生可以說也就是科舉制度能夠產生的重大原因,但是制度的提出到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并不打折扣的執行,可以說那是需要非常多的手段的,以前的書籍可以說對這些部分其實是關注度不夠的,或者不夠全面。本書就一環扣一環,講這些力圖簡而全的進行一個梳理。
? ? ? 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看似與科舉不太相關的事物其實也在無形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第三講提到的印刷術的推廣對科舉制度推廣的促進作用。
? ? ? 可以說,想要系統了解科舉制度,尤其是宋代的科舉,本書是不容錯過的。在這本書中你不僅可以了解到科舉制度是如何發展成熟的,也能通過本書對社會上官方對于士人的福利待遇了解到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癡迷于科舉。也可以對比現在的教育制度,其實也能夠理解為什么現在的人還是比較熱衷追求與學歷教育也是一樣。希望非專業的學者或者學生也能夠閱讀一下,相信本書能夠讓你了解到一個你以前不曾了解的科舉制度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