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就開始琢磨2015年的計劃,花費良久,還是決定繼續深化自己手中的事情,寫好文章!文章其實就是我自己,要寫好文章,我自己得有進步,得變得優秀,卓越,然后通過文字,傳達給大家。文章寫了這么久了,得到過不少忠言,有不少直言不諱得說,兄弟,自媒體不是這樣玩的。
我問為何,他說,按你這樣寫下去,猴年馬月,才能做起來。
我說,看我自己的造化,內容決定一切。
他說,你應該大量引流,然后快速變現,賺得第一桶金,這樣發展起來會快很多。
我說,你說得很對,但可能不大適合我。我這不是諷刺,是發自內心的肯定,做自媒體,能夠變現,就是牛人,你是牛人,你的價值就越大,價值越大,作品的可讀性就越高,自身的價值也越大,這樣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但是我不想這樣做,因為我的計劃是長久的,我要的,不是單純得供養我一陣子的讀者,而是相當長時間,甚至一輩子的朋友,這就必須慢下來,像水一樣,慢慢滲透。而且我自己喜歡寫作,我希望,我能一直表達下去…
還有哥們跟我說,你寫得太像某人了,這樣會迷失自己的,寫得久了,就沒有自我了。
我說,我沒有刻意模仿,我只在乎一個點,就是讀者,可以從我的文章中,獲得愉悅。要么有共鳴,要么有感悟,要么有啥實質性收獲,都可以。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寫成什么樣都行。
我記得學白居易的詩的時候,老師特別給我們講過,這個白居易呀,特別執著,每寫一篇詩,都要拿給八十歲的沒牙的老奶奶看,老奶奶看懂了,誒,可以了,要不然,就是還得改。當時我覺得啊,這詩寫得,真俗!人人都能看懂,那還能叫詩嗎,詩就是要高雅啊,晦澀啊,深奧啊,越看不懂,越說明是好詩啊。(別說,現代人也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舉,比如各種磚家)現在我覺得,一個人寫的東西,要是大部分人看不懂,要么進垃圾桶,要么進研究院。我們都想要寫出好作品,好作品的最終結果,還是讀者能獲得愉悅,忘記了結果,去苛求過程,形式,準是瞅偏了。
我尋思著,要提升自己,是必須要走出去的,所以開始琢磨著旅行計劃。要旅行,得有車,生長了二十幾年,第一次覺得,自己可以有輛車,逛了逛一些越野論壇,真是熱血沸騰,但苦于囊中羞澀,能買得起的車型,屈指可數。這動了念想,就是不一樣,開始琢磨各種可能性。兩眼猩紅,查了無數資料,還是沒法,找同學,百事通。
我問:十萬左右能買越野嗎?
他說:能,低配,個人夠用。
我說:我資金不多,真搞下來,吃飯都成問題。我又不想買太便宜的。
他說:那借錢唄,我借你點,再問朋友借。
我說:不能借,我開不了口,你有沒有啥辦法,可以幫我搞到貸款,就搞個小額周轉的資金就夠了。
他說:難,你沒有工作,貸款很難搞。
我問:我能辦信用卡嗎?
他說:正規不能,但是走偏門可以。
我說:這么麻煩,有沒有簡單點的方法。
他說:你有存款,其實很簡單,到哪里都可以辦,現在是借錢的時代,只要你敢要,就有人敢借。高利貸除外。
我說:我再斟酌斟酌,向朋友借錢,傷感情,向銀行借錢,傷錢。
他說:是這樣的,很多人看著風風光光,其實都負債累累。
我問:網上經常流傳的,利用信用卡,免費擁有18萬現金流的廣告,你知道嗎?
他說:知道,就是拆東墻補西墻。我其實還是推崇向朋友借錢,因為礙于面子,往往真的艱難時刻,才會開口。向銀行就不一樣了,毫無人情可講,反而給了我們放縱的理由,很多人借錢了,就一直借下去,不是還不了,而是不想還,反正欠著利息也不高,這樣膽子越來越大,借得越來越多,還不上了,就拆東墻補西墻。
我說:慢慢理解了銀行給的免息期,銀行清清楚楚知道,很多人會被免息吸引,然后越來越貪,這是人性中弱點。
他說:在未來,沒有負債的人,其實是擁有一筆巨款的。
我說,精辟。
很多人貸款,其實就是為了周轉,或者是某個緊急目的,但是錢借來了,花完了,就容易忘了初衷,信念越放越大,直到不可收拾。
聽說今年,網絡征信要變成現實,這樣,我們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更加直接方便的展示,未來的互聯網,判斷一個人信用的因素也越來越多。貸款會變得越來越容易,額度越來越大。
當人人手握千金,能管住自己,就更加重要。手中自由越大,膽子要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