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天去幼兒園接女兒,看到她班上有兩個小朋友在打架,剛開始可能是打好玩,后來就真的打起來了。被打的那個男孩的奶奶趕緊上去把兩個男孩拉開,誰知道那個男孩不依不饒還一路追著打,這個奶奶就有點真的生氣了,就一把拉住那個打人的小孩說:“你怎么這么野蠻呀!”然后那個小孩就突然大哭起來,這時候他奶奶才著急的過來指著另外一個奶奶說:“你怎么回事呀?怎么打小孩呀。”然后兩個老人就開始爭論了起來
誰知道晚上在班級群里炸了鍋,就是打別人的那個小孩家長在群里警告另一個小孩家長:“告訴你家老人,以后小孩之間的事情小孩自己解決,如果下次你家老人再插手嚇著我家小孩,不要怪我不客氣。”然后兩邊家長就開始各種吵。
“小孩之間的問題小孩自己解決”這句話我并不陌生,好像也是現(xiàn)在在媽媽圈里比較流行的一種理論。據(jù)說小孩的事情讓小孩自己解決,可以鍛煉小孩解決事情的能力。如果家長一直插手,幫小孩解決問題,那么小孩以后遇到事情就不能自己解決。這個觀點我也是比較贊同的,但是前提是,你要先教會小孩最基本的是非觀和最基本的解決事情的方法。
有一天我和女兒在樓下小廣場玩,突然一個小孩過來搶她的溜溜車。女兒當然不給,那小男孩就突然一巴掌過來。女兒的臉上立馬紅了。小男孩沒有一點內(nèi)疚,反而馬上搶過溜溜車就想玩。我一把抓住車子,很生氣說:“小朋友,你為什么要打妹妹,還搶妹妹的車。”小男孩理直氣壯的說:“我想玩,我媽媽說了,想玩就自己想辦法。”這小男孩的媽媽之前就坐在樹下默默的看著她兒子搶車子,打人,一動也不同,好像一切和她無關(guān)。
可是我說她小孩的那一刻,她終于坐不住了,走過來質(zhì)問我:“你這是干什么?你這樣會嚇壞孩子的。”我說:“你的小孩打人,搶東西你看見了嗎?”“看見了呀!”她回答得如此的理所當然。“那你說我在干嘛,你家小孩打我小孩我難道不該管嗎?”我覺得莫名的生氣。她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這位媽媽,難道你不知道小孩之間的事情要讓小孩自己解決嗎?你這樣,會嚇壞我孩子的。而且對你自己的小孩也不好,這次別人搶她的東西,你在旁邊可以幫她,那么下次呢?你不在身邊呢?所以你現(xiàn)在所做的不是對她好是害了她。”然后看著她傲嬌的帶著她的兒子離開,沒有一句對不起。好像今天的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嚇壞了他的兒子,也害了我的女兒。
我一直覺得小孩之間的事自己解決確實沒錯,但是要有一個原則。就像我們大人之間遇到矛盾為什么能自己解決,不用依靠大人,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然后在共同的價值觀下解決問題。而小孩,你連最基本的是非對錯都不教他,你讓他靠什么來解決所遇到的事,都是靠拳頭嗎?你不是應(yīng)該先教他,想玩別人的東西時,先要征得別人的同意嗎?你不是應(yīng)該先教他,不能因為得不到就動手打人嗎?所以不要讓“小孩之間的問題小孩自己解決”成為你不管小孩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