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將《小時代》與《大圣歸來》進行比較,只是12號剛看了《小時代》,13號就看了《大圣歸來》,難免心中自得一個高低。
在我那多愁善感三觀不正的初中,我也曾深深愛過四娘的“一半陽光一半陰影疼到快要死掉”的青春,盡管如今的我已然成長為仍然三觀不正但青春不再的老狗,但那段矯揉造作的歲月,總得有點什么紀念一下。
于是乎,第一部,我和閨蜜去看了,為顏值和奢華場景的視覺享受點贊。同樣的,第二部第三部也是如此。所以這個暑假,盡管前三部的吐槽攢起來已經能寫好幾本《段子大全》,但還是義無反顧和同一個閨蜜去為《小時代4》貢獻了票房。我有罪。
《小時代》雖然不是好片,應該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爛片。至少真的有很多多情的少女止不住地哭泣,甚至坐在我左邊的妹子從顧里患癌癥就一路抽噎到結束都不肯離開。四娘對作品的在乎比起一些找幾個明星來拼湊的爛片賀歲片要好太多的。盡管矯揉造作,卻也不必上綱上線。
哪個少女不矯情呢?誰讓中國矯情的少女太多了呢。
只是,看完后半滴眼淚憋不出來的閨蜜唯有感慨了一句,“我們真的老了。”
帶著“老了”的悲傷感終于等到了歸來的大圣。(此處自配大圣出場樂~~!)
在此之前的好幾天,我早已當起了《大圣歸來》的自來水。預告片的那個布偶就把我的眼淚惹了下來,團隊八年的精心制作也讓我肅然起敬,那些美如畫的場景和江流兒的神情簡直讓我迫不及待看這部電影。
“大圣沒有死,他只是睡著了。”是不是過了這么多年,在國產電影越來越多,質量卻越來越參差不齊的時候,我們的期待也漸漸死去。我們對“好片”的標準越降越低,演技不好沒關系,特效不好沒關系,劇本不好沒關系,價值觀不好沒關系……越來越多的沒關系,這樣一個看似越來越寬容的時代,卻是電影進步的悲哀。
而《大圣歸來》,雖然在劇情連貫性上有瑕疵,但無疑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動畫蘇醒的希望。大圣以火焰燃起血紅披風的那個瞬間,全部觀眾的自豪感也被燃起。
終于有一部國產片,我們在贊揚它的時候,不必擔心會洗粉丟朋友了。
“齊天大圣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七十二變,一個跟斗能翻十萬八千里。”這是我們從小的英雄啊,那個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跨過五百年的時光,跨過九九八十一難,跨過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位置,來到我們面前。
莫名想起《悟空傳》那只憤怒的猴子狂傲的怒吼,就像第一次看到《悟空傳》扉頁的那段話一樣,我那顆“老了”的心似乎重新燃起熱血。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愿爛片,都煙消云散。
《大圣歸來》引領了一個更高階的電影追求,燃起了人們發自內心的自豪與感動,相比某些電影迎合市場吸金的行為,是不是更應該被我們追捧?
是不是更值得被我們追捧?
猴子鑼鼓嗩吶皮影戲,這是我們自己的情懷吶,不是別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