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這些目標真的是你最想做的事情嗎?」
A:建立產品UI規范是根據領導需求制定;提升溝通/協調能力是自己需要的目標;提升的是自己想要做的一些東西
Q「還有沒有更想做的?」
A:想做App設計,因為現在主流是移動互聯網,小程序,公眾號什么的都可,但是工作沒有調整,只能業余時間看一些;還有就是一直想做手繪的但是又怕把自己限制死,看到抖音上面的大神畫畫,都感覺好吊呀~
Q「如果讓你僅做一個目標,你會選哪個?為什么?」
A:想做動效,自己對這塊比較感興趣,還能提高鼠繪的能力,很難與工作結合,只能利用業余的工作時間
Objective:提升動效制作能力:
- KR1:進行AE練習(應用向)
- KR1:進行AE練習(插畫向)
Q「在業余時間,App設計、手繪、動效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個?為什么?」
A:選動效,動效做的比較快,直接上網臨摹學習;App比較復雜,要考慮產品定位,用戶群體等,最好是能在工作中去做
Q「針對提升動效制作能力這個目標,為什么你會選擇現在這幾個關鍵成果呢?」
A:應用方向可以制作按鈕動效,加載功效等,可以直接提升工作能力,插畫方向的做出來很酷炫
Q「還有什么關鍵成果可以證明你實現了這個目標?」
A:原創能力,用自己的創意思路設計動效
Q「將提升動效能力換成具備動效能力會不會讓你更興奮?」
A:會
Q「如果目標是具備動效能力,你會選擇應用方向,還是插畫方向?」
A:應用方向
Q「可以把配色、光影這兩個目標去除嗎?」
A:不行,在做動效的過程中會無聊,需要做其他事情
建議:把配色、光影去除,作為娛樂的副產品,配合實現主要目標的一些業余活動
Q「現在會花多少精力花在動效身上?」
A:平均一周三個,目前做了20個動效,花了2個多月
Q「你覺得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可以具備原創能力?」
A:把常見的動效,曲線都了解清楚以后可以進行原創
Q「你預計一下現在了解了多少,有沒有一個百分比?」
A:現在了解了20%,很多比較難的效果僅是了解,但并不知道如何做
Q「現在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學習到這些技能?」
A:有幾個教程網,百度可以找到很多東西,如果能翻墻可以學到更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要知道怎么做,要去教程網上
建議:把原創這件事分等級;
Q「你覺得具備初級原創動效,需要具備什么樣能力?」
A:排除表達式,表達式是做一些高級動效,具備AE插件使用就可以達到初級
Q「你現在已經會了嗎?」
A:會了,可以直接用公司Logo做一個動效
Q「現在到中級的進階要具備哪些能力?」
A:市面上的動畫都知道他的原理,他怎么做出來的,可以隨意做出來
Objective:具備中級應用動效設計師能力,并有原創作品:
- KR1:第一個月尋找8個初級巔峰的作品進行臨摹,并完成1個原創
- KR2:第二個月尋找8個中級起步的作品進行臨摹,并完成1個原創
- KR3:第二個月尋找8個中級巔峰的作品進行臨摹,并完成1個原創
Q「你將為每個目標分配多少時間?」
A:平均一周3個,每月底做一個原創
Q「你覺得在分配的時間內,可以完成這些結果嗎?你會通過哪些方式來完成這些結果?」
A:可以,各大教程網,各大設計師網站
建議:可減少一些作品,多學習一些技能,總結一些產出物,作品要體現多種能力的巔峰
Objective:提升溝通/協調能力:
- KR1:提升與項目經理協調相關需求能力
- KR2:提升與組內成員工作配合、需求同步相關能力
Q「還有其他成果可以用來證明實現了這個目標嗎?為什么你會選擇現在這幾個關鍵成果呢?」
A:有,溝通協調能力不夠強;提升工作圈內的溝通協調能力
分析:項目經理相當于對上級,組內相當于對平級,主要是工作之間的溝通
Q「在和項目經理溝通的時候會存在什么問題?」
A:現在的狀態是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提的建議,不是非常重視,只能當做建議,是我失去了建議這件事情的興趣,覺得總結欠缺,不能讓別人接受或采納
分析:是提建議不能被采納所以很難受
Q「能具體說明一下嗎?」
A:自己針對用戶體驗提出建議,但是項目經理覺得不要這么麻煩,客戶已經采納,不給予調整
Q「你有提的建議被采納的嗎?」
A:有阿,從4個按鈕,到2個按鈕,從視覺上,交互上都有提升,所以被采納
Q「提交的建議占總提交建議的比例?」
A:10個有兩個被采納把
Q「你覺得什么樣的比例是你希望的?」
A:希望提出的建議能更多的被接受,比如提出10個建議被采納8個
分析:提出建議更多的被采納不是正能量的成果,提建議本身代表這個作品有瑕疵
更好的方式是:
1、每一個建議都要有被采納的原因,及不被采納的原因
2、針對不被采納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確,是否有解決方案
3、繞一圈通過其他方式使得項目經理可以接受的建議
解決方案:
1、他覺得太復雜,如果我要做這件事情,會增加你多少開發量,幫助他解決風險
2、用原理,原則來證明這個是錯的`
Q「對組內工作成員的配合也是這個問題嗎?」
A:不是,組內不太敢讓別人去做工作,不太愛麻煩別人,在需求同步的方面,沒有及時先給到他,再提交,導致出現的問題
A:舉例:屏幕三聯圖,在溝通需求的時候沒有講的很細,導致改了非常多版本;
分析:沒有理解正確需求,就開始工作了
Objective:提升溝通協作能力:
- KR1:80%以上的建議,都有讓我滿意的結果,并要總結結果
- KR2:80%以上的需求,確認標準后,可以在3稿內通過
Q「你將為每個目標分配多少時間?」
A:所有工作時間
Q「你覺得在分配的時間內,可以完成這些結果嗎?你會通過哪些方式來完成這些結果?」
A:可以的,根據上面討論的方式解決,學習并在工作中嘗試
Q「調整出來的這些目標你想去做嗎,會有動力去做嗎?」
A: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