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晚 Leslie (張國榮)在唱出《喝采》前是這樣說的:“我好不滿陳百強, 因為他作的歌實在太好, 我對他十分失望, 因為他從沒作過歌給我 … 如果我地系女人, 他便是余麗珍, 我是李香琴, 就讓我這個李香琴唱這首歌給余麗珍聽。”
當Leslie 唱至音樂過場觀眾忽然起哄, 原來 Danny (陳百強)來了, 一見到他, Leslie 立即上前擁抱, 拖著他的手好一回兒, Danny 笑容滿臉地向 Leslie 恭賀, 看上去有點害羞和有點不知所措。
Danny 給人的感覺就像溫室脆弱的小花心地善良但極需要別人呵護, 和Leslie 最大的分別就是明顯缺乏他那飛揚的神采和自信。
Leslie對他說:“你的歌每首我都識唱兩句, 不過最熟系這首, 你可唔可以同我一齊合唱?”不過Danny 先向 Leslie 提出抗議道:“我都不想做余麗珍,佢個頭飛來飛去!”(注:《無頭東宮生太子》是余麗珍最為人熟悉的一出戲), Leslie 回應說:“咁咪好羅, 我叫“”飛機榮”,個頭飛來飛去,合曬戲軌!”
Leslie 再央他合唱一段《喝采》, 他著觀眾多些掌聲鼓勵Danny, 終於Danny在 Leslie 提示下合唱了這首歌(陳好像忘記歌詞, 可能沒正式彩排過), 場面溫馨, 兩人的友誼盡在不言中!當Danny 準備返回后臺, Leslie非常細心地著燈光師:“給束燈光照著陳百強, 別跌著他。”
這是1985年張國榮演唱會上的一個場景,也是這兩個心心相惜的完人為數不多的、稱得上愉快的交集。張國榮和陳百強均在世的時候,兩人不和,盡人皆知。若用今天的眼光看來其實不過是因為一些“小事”。而在當時、在他們眼里卻是至關重要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陳百強和張國榮還是樂壇的無名小輩。兩個失意的年輕人很快成為朋友,一起拍戲,一起外出登臺。陳百強與張國榮都有著姣好的面容,與眾不同的氣度。仿佛這兩個人天生就是要站在眾人面前的。相比于哥哥的飛揚神采與自信,陳百強的性格多了幾分沉郁內斂。也許這也是他郁郁一生的原因。兩個極其相似有相同遭遇的年輕人,沒有厲害沖突高下之分,友誼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這種平衡很快被打破。隨著陳百強以一曲“眼淚為你流”,一夜成名。兩個人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友誼便難以維持了。一個得意的陳百強要如何對待一個詩意的朋友?這對年輕的陳百強是一個難題。如果當時一夜成名的是張國榮,想必哥哥也未必能夠安撫好他這個失意的朋友。而后來的一切證明,沒有人可以安撫一個自覺失意的陳百強。
陳百強一夜成名以后,兩個人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起拍戲,總是陳百強是主角,哥哥配角;陳百強演正面人物,哥哥演反派;陳百強得到鮮花與掌聲,哥哥被人痛恨唾罵。開文提到的余麗珍和李香琴,就是他們合拍的一部電影的寫照。
哥哥曾在他的自傳中說,陳百強讓我受了很多委屈。
客觀來說,在音樂方面,陳百強要比張國榮更富才華與氣質。陳百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音樂氣質。他所寫的歌大多清新溫和,有一份承襲自骨子里的溫柔。像是娓娓道來一個漫長而值得等待的故事。
張國榮曾在自己的演唱會上說,我好不滿陳百強。因為他作的歌實在太好,我對他好失望,因為他從來沒有作過歌給我。其音樂創作上的才情可見一斑。
相比于陳百強,張國榮在表演上的天賦也是陳百強望塵莫及的。也許是源自于骨子的沉郁內斂,陳百強演戲很難做到張國榮一般收放自如。很多人說張國榮是影視歌三棲巨星,而在我看來,哥哥顯然是以表演顯著,并且超過唱歌很多。張國榮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是電影,而后才是電影里面的歌。
我尤其喜歡東邪西毒。一部值得看很多遍的電影。
這兩個生來就注定不會茍同的凡人,有著一些性格里面偏執的完美主義。一次,陳百強騎車摔倒,他爬起來的第一件事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有沒有損壞。陳百強和哥哥在八十年代合拍過兩部電影,兩人相交甚篤。一次和朋友去迪斯科玩,朋友們大贊陳百強皮膚好,哥哥問他有沒有擦過粉,陳百強否認,率直的哥哥上去抹了一把陳百強的臉擦在餐巾上當場揭穿。這對完美主義,極其在乎自己形象的陳百強,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傷害。以至于84年兩個人再度合作拍戲均要求不與對方同臺。一個人在臺上就只能看到另一個人的背影。
而后兩個人各自發展,再無合作。兜兜轉轉兩年,哥哥以自身的才華與實力很快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慢慢的風頭日盛漸漸蓋過陳百強。1985年演唱會,陳百強作為嘉賓來參加張國榮的演唱會,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兩人之情誼以及骨子的相互認同不言而喻。同臺以后張國榮和記者說,我和陳百強的關系較之前更好了,以后不想聽到我和Danny不和的消息。19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歌壇以后的每個圣誕節都和陳百強一起過。
1986-1989年正值譚張爭霸最熱烈的時候,陳百強和很多歌手一起沉寂在這場浪潮中,包括當時的張學友。1986年陳百強與華納解約加入DMI,很快推出新的專輯,并參演電影秋天的童話。四年間,陳百強幾入香港十大中文歌曲,不過有些榮譽更顯諷刺。陳百強兩次獲得叱咤樂壇最收歡迎男歌手,銅獎,前面兩位自然是譚張。等到1988年譚詠麟宣布不再接受任何競爭性獎項、1989年張國榮宣布暫別歌壇以后,陳百強還是銅獎,多少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
1989年陳百強寫了一首歌,一生何求。很多人把它看作陳百強歌壇十年浮沉又經譚張爭霸后的心聲。我很喜歡陳百強三首歌,偏偏喜歡你,今宵多珍重,一生何求。與我而言,這三首歌分別代表了陳百強的三個時期,偏偏喜歡你的意氣風發,今宵多珍重的溫和,一生何求的浮沉。若你曾聽過,一定會喜歡。
1991年,陳百強在演唱會上宣布將告別歌壇。起初說是十多年娛樂圈生涯已經足夠了,想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暫別歌壇。1992年正式宣布于年底暫別歌壇,并在上海開告別演唱會三場。只是誰也沒想到,暫別成了告別。
1992年5月18日,陳百強昏迷被送往瑪麗醫院,昏迷17個月后,于1993年10月25日去世。距今剛好整整22年。
陳百強在事業上的挫敗有他自身性格的原因。他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在旁人看來,已經是很好了。陳百強完美主義的性格在他的擇偶標準上更為之甚。他曾親言,一生最大的期望是找一個完美的伴侶,后來時間更迭,條件愈減,但也要求腿長,面容清秀。
而后幾經挫敗,曾言多年戀愛經歷只剩痛苦,甚至沖動做個花花公子,在蘭桂坊鬧事被罰款250元。
曾坦言喜歡張曼玉,但因其有男朋友而放棄追逐保持心里的喜歡;
曾坦言何超瓊符合他的要求,只因其太有家底很難發展,因此作罷。
曾公開自己心目中的五個女孩子,分別是朱玲玲,葉倩文,林青霞,張曼玉及鐘楚紅,但表示自己只是欣賞,而不會采取追求行動。
唯一公開過的兩任外籍女友現今已經無處查明。愛之不得大概是所有人的悲劇吧。
與陳百強共演喝采的女主角翁靜晶曾在采訪中說,Danny是唯一一個讓我流淚的人。我不知道有沒有愛過他,他與我在一起總是那般謙和紳士,我們之間最親密的舉動不過是拖手吻臉。翁靜晶后來的種種行為暫且不說,只是我能夠認同這份對故友的懷念。也許對陳百強來說是一種遺憾,卻也是最好的結局。
人們稱譚張為香港殿堂級歌手,那么陳百強也配得上如此殊榮。在唱功上陳百強要比張國榮好,論創作譚詠麟也未必好過陳百強。只是他那樣脆弱的性格著實難以承受娛樂圈種種風波。如果譚張爭霸換作張陳爭霸,譚陳爭霸,或許陳百強一生都不會快樂,甚至活不到1993年。至于地位成就,自有千百后人品評。
在張國榮最后一場演唱會上。在唱出陳百強的歌前, 哥哥有以下的一番話 ....... “以下的一首歌令我好感動 (然后 Leslie 介紹臺下來看騷的鍾保羅), 我和鍾保羅、陳百強被人稱為三劍客, 那段日子我們一起拍戲很開心, 后來因為一些機會、際遇問題大家分開了一段頗長時間, 鍾保羅加入電臺, 如今已經成為一位出色DJ, 我去了拍電視劇, Danny去唱歌, 直至一晚陳百強上來和我拍著膊頭唱以下的一首歌時, 我好感動, 有種迂回的感覺, 復合的感覺。 我好希望他會再來。”然后哥哥問觀眾:“有無來到? 無, 不要緊, 我在這里盡量將他的歌演繹得好一點給大家聽”, 之后哥哥很有感情的唱出了《喝采》, 非常非常之動聽。
陳百強昏迷時,張國榮獨自一人在他旁邊坐了很久,直到他死后才被人知曉。
張國榮說,Danny始終是我朋友。
方大同說,在香港樂壇我只聽過兩個人用靈魂唱歌,一個是陳奕迅,另一個是陳百強。
唯一遺憾的是,我們這一代人,一生不遇陳百強。無緣一睹芳華,還望后人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忘卻他。愿他的歌可以傳唱下去,也算不負陳百強如此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