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每個女孩子的少女時代里,總有那么幾個關于Mr. Right的設想,這樣的設想,要不就是來源于各種影視節目,要不就是來自于各種文學作品。我自然,也不例外。
今天推介的故事,就是我人生中接觸的第一部言情小說,明曉溪的《泡沫之夏》。當時,我正在準備中考。時間寶貴,但大多被我浪費在各種所謂的課外書上。不過,現在回想起那一段時光,也實在是美得不像話。
打住,說回《泡沫之夏》。
這部作品,絕對算是言情小說經典中的經典了。故事情節不復雜,感情脈絡也很清晰,即便是這個年齡的自己再看一遍,也并不覺得這個故事幼稚。可以說,這是明曉溪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了,嗯,沒有之一。沒辦法,人類對于各種第一次總是比較念念不忘,我也沒能免俗。
用一句話概括劇情就是這樣: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尹夏沫在音樂領域的經歷,以及與兩位男主角歐辰、洛熙之間的愛情故事。
同名電視劇,已經上映,只是不推薦去看。
如果你已經看過原著,再看電視劇的話,你會抑制不住燒了片場以及給編劇和導演寄刀片的沖動的,相信我。
當年,電視劇制作方給出的宣傳是這樣子的:
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兒,少年的他們在養父母家相識,因為童年留在內心的陰影,他們彼此充滿戒備和防范。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參加電視歌唱大賽遇到尷尬狀況下為他們解圍,兩個孩子中間的堅冰在逐漸融化,而深愛夏沫的富家少爺歐辰為了分開兩人,把洛熙送到英國留學……五年后的洛熙成了擁有無數Fans的天皇巨星,而夏沫作為唱片公司的新晉藝人與他再次相遇,歐辰失憶了,三大主角再度登場,愛恨糾葛,他們之間將會發生怎樣的一段故事……
總的來說,電視劇的劇情還是比較貼合原著的,只是選角比較令人失望而已。再加上,文字的張力非常非常大,它對想象力的包容度也遠比形象固定下來的影視作品強,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都是小妖精,換言之,眾口難調。每個女孩子心里對洛熙和歐辰的形象刻畫,都是不一樣的,黃曉明扮演的洛熙,以及何潤東扮演的歐辰,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yy和想象,所以難免有失落感。當然,大S扮演的尹夏沫也不盡如人意。
文字里給出的只是一堆描述性的形容詞,但在不同人的腦袋中,它們會被自由創作和發揮,從而生成不同的形象。這是我喜歡原著多于改編劇的原因,換句話說,我的腦洞比較大,各種天馬行空的想象都足以取悅自己,所以不希望這份快樂被破壞。而現在各種商業片泛濫,為了商業利益,導演和編劇甚至會選擇片面地迎合觀眾的惡趣味,所以拍出了許多快餐作品,可謂“毀書不倦”。
嗯,停止吐槽。回歸這部作品本身。明曉溪的文風比較清麗,故事節奏的處理也顯得緊湊不拖沓,感情真摯,情節代入感比較強,是一部不錯的消閑佳作。
最后,分享這部作品中,我第一次閱讀時,抄錄下來的幾個句子。
第一個:
我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在這個世界,有足夠的影響力,有足夠的錢,可以守護我想守護的人,可以在面對任何突如其來的災難時,都不會被打倒。--夏沫
第二個:
習慣了軟弱,心也會逐漸軟弱起來;習慣了依賴,會漸漸忘記如何依靠自己。一旦眼淚失去效力,一旦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變得軟弱了,該怎樣保護身邊的親人和自己。
第三個:
世事就是這么奇怪。努力去追尋時,它就像天空的云,永遠從指尖溜走,無法捉住;想要拋棄它,它又變成空氣,每次呼吸都可以感受得到。
第四個,也就是題目:
如果你始終沒有愛上我,我給你分手的權力!
祝好,我是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