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璐
也許是到了甘于平淡的年紀,最近超愛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同時引申出自己的很多想法來。回看寫下的這些句子,自己都讀不下去,好像無厘頭又很枯燥的樣子,但略覺開啟了哲思之門,智慧之光,就故弄玄虛一次,給沉悶的生活加點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同理,真正有氣質(zhì)的淑女,從不炫耀她的一切(亦舒說)。
就像真正的美女從來不覺得自己很美,真正的讀書人從來都覺得自己淺薄一樣。
要用言語去解說修飾的,通常庸俗不堪。而本身達到了某種狀態(tài),它的存在已是說明。
不在此刻狀態(tài)中的事物,才迫切需要用言語向世人證明。
低調(diào),是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化行為于無形而不自覺。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同理,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
這些事物,在我們生下來就有了,起源在哪里,誰也不知道。有許多科學(xué)根據(jù),但仍舊是推測。沒有人能夠講明白,畢竟先有物,后有人。就算講得明白,你又敢信?
人睜開眼睛,就看到了光明,就有地支撐他。
世界究竟何時生?何時死?人類還沒完,世界也沒完。
人類一代代死去,世界還未到末日。
就怕死完了最后一代,也見不到末日。世界的壽命終究要比人長些。
所以人類看不見生,亦看不見死。生生死死,永恒長存,綿延不絕!
【致虛極,守靜篤】
著名女星林青霞一早看淡了浮華,抽身名利,潛心修行,投身寫作。
這個大家公認的才女、美女,竟愿世界都忘了她。收藏鋒芒,躲于一角,伏筆耕耘,孤獨清修。
她太懂得繁華之后剩下什么?只剩下自己。
原本只有自己,所以不為任何外物而搖動。
回歸到自己的節(jié)奏,任何名利帶來的喧囂,都與之無關(guān)。
就算去湊湊熱鬧,總有湊完的一天,最后還是回到平靜自然的狀態(tài)。
不如早些,主動抽身,好過被動等待。多為自己活幾年。
這無關(guān)命運,而有關(guān)本原。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同理,愛情這個東西啊,也是沒有清楚的固定實相。
它也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
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實相。例如情緒、記憶、靈感、矛盾、時間、靈魂、價值等。
但卻都有形象。
我們對這些形象的表象,每一個大體上都達成共識。
這讓我們知曉,什么狀態(tài)愛情了,什么狀態(tài)記憶了,什么狀態(tài)矛盾了…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同理,迫切的想要得到一個人,操之過急往往錯失良機,欲擒故縱反而手到擒來。
想要得,敢于失。無畏無懼,無堅不摧!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事物的反面有時反而是推力,辯證地看待問題。
所以根本無法給【好壞】下一個既定標(biāo)準,那么事物也就無謂好壞。
沒有好壞,又何來定義?語言是暴力,是標(biāo)簽,是騙局。不要相信任何語言,口頭的,書面的…
定義事物是不可能準確的,更不要用好壞、對錯、得失等二元對立面。當(dāng)有天發(fā)現(xiàn)了相等的功能,追悔莫及…
只好相信事物的純粹存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