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聽的是托馬斯.弗里德曼的《謝謝你遲到》,樊老師在在結(jié)語中說:加速時代,誰也不能置身事外。你是選擇隨波逐流,不辨方向,還是果斷抓住關(guān)鍵,游刃有余?實話說,我肯定是隨波逐流。
書中提到的“新周期、新時代,影響加速的因素,被弗里德曼總結(jié)為3個‘M’”,后面又加了一個M——明尼蘇達。四個M里我只看懂了第四個,其他三個真沒看懂。所以今天的踐行筆記還是要寫《正面管教》。
今天與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管教孩子》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所謂不良行為,無非是缺乏知識和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fā)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chǎn)生的行為等。
當你認為你的孩子的行為是不良行為時,首先要搞清楚,其實在大多數(shù)的時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不良行為。許多父母和老師對人類行為以及兒童發(fā)展了解的不夠,就把與孩子年齡相稱的行為當做了不良行為。
想到許多小孩子因為發(fā)展適應性行為而受到懲罰,就讓人覺得實在痛心。例如,蹣跚學步的孩子因"淘氣"而受到懲罰,而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fā)育到能領(lǐng)會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們的語言和社會技能還不能讓他們表達出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當他們的要求對他們身邊的大人來說似乎是不合情理、制造麻煩或不合適的時候,這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就會受到懲罰。《正面管教》一書強調(diào),作為老師和大人,我們應該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承擔至少與孩子同等的責任,并且要學會使用激勵性的有長期效果的方法。
在我們這個行業(yè)里,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家長承擔的是在家里的教育,教師承擔的是學校里的教育。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一定要知道,“我們應該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承擔至少與孩子同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