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有很多夢想,十個指頭也數不過來。“長大后,我要當科學家在太空漫步,我要走遍全世界,我還要…”我喜歡那時的我們談論著“夢想”時渴望與憧憬的眼神,仿佛我們想象中的一切只要長大就能實現。小時候還不懂得在太空漫步的是宇航員。
中學時,上大學成為了我們的夢想。聽著老師和家人對大學的描述,我們天真的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實現我們僅存的夢想。稍大一些的我們學會了向時間妥協,不再談論兒時那漫無邊際的夢想,但依舊在夢著。在對現實的認知中,做著自己束縛卻依舊美麗的夢想。
上了大學之后,當一切管制完全消失時,我們失去了方向,更加的失去了夢想。消沉,沉迷是大學的代名詞。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是對大學最好的描述。大學時的我們迷茫又清晰的做著遙遙無期的夢。
畢業之后,赤裸裸的現實擺在面前。當為了生計不得不奔波勞碌面對現實時,我們徹底失去了擁有夢想的權力。
時光流逝,時間飛逝。在年與日的交替中,夢想存在于黑洞之外,而我們卻在時光黑洞的另一邊,絕無穿越的可能。
久而久之夢想成了夢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