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的早上,踏上回深圳的歸程。
當我回到住的地方,我現在還不愿稱之為“家”,只想短暫的稱之為“住的地方”。假若我將現在住的地方向別人描述為“家”,一種慚愧和羞恥的感覺就會涌上心頭。我的心里面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也許僅限于這里一個月的房租便宜,能夠滿足一個“貧窮女孩”的住宿要求。
當我把旅行箱放下開始打掃和收拾東西,我發現我陷入了悲傷。“我想回家”這個念頭越發的強烈。假若前些年,是因為想念老家的爺爺奶奶,但是爺爺三年前便逝去,奶奶也在今年元旦假期離開了。現在能思念的人越來越少。這很奇怪。
假若人還在,你還有一個固定思念的地方,像是一根無形的繩子,能夠把天上的風箏給拴住。但現在人去了,飄飄蕩蕩不知道要去哪里。
雖然“想回家”的念頭很強烈,但依舊屈服于現實,開始打掃衛生。當收拾好了東西,我環顧著偌大空蕩的房間感到很孤獨。我能夠想象到,假若開始上班后接觸最多的會是同事,也會開始兩點一線的生活,從公司到住的地方,從住的地方到公司。
每當我有想不明白的問題時,就會去問別人。同時,我也羨慕著那個人的生活。
我的腦海里存在著兩個派別,一個是在小城市生活,安逸穩定;另一個是在大城市生活,未來飄忽不定。
我和一個在小城市生活下來的朋友聊天,她是在縣城的醫院做護士。收入穩定,工作穩定。她努力工作是為了存錢在縣城買房,然后結婚。這樣的日子,說實在的,我會羨慕。因為離家近,能經常回家,而且收入也很高(相對于我們縣城的那個地方)。不用擔心四十五十歲找不到工作,只要你能一直做護士下去。
我也曾幻想過是不是我有一天也能離開深圳,去一個二三四線城市生活,過上按時下班,回家做飯的日子。所以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為什么要在這里工作,好像我去哪里工作都可以,但又好像去哪里工作都不行。
晚上室友小姐姐下班回來后,我和她聊了一下。室友小姐姐也是我很敬佩的人。能夠堅定地朝著自己財務自由的目標前進,而且也很有自律,經常早上六點鐘起來學習。
我和她說了自己的困惑,她說,你現在如果回家那邊工作(或者離家近的地方),那就是考公務員了,回家那邊沒有什么工作機會。她說,她當年也回家工作一段時間,受不了那邊的人情世故,又跑來深圳。以后也會在一線城市找工作,不會回家找工作了。
這個小姐姐工作十年,換過很多不同的工作,有各種工作經歷,比如數據分析、編輯、財務、小微貸等等。也在北京、深圳等不同的一線城市工作過。我很敬佩她的自信和經歷。
她聊到今年的規劃,說現在這份工作不會做太久,可能在年底前就離職,然后留一個月去旅游,還有兩個月在家學習看書。她說,她還是很想做算法工程師這種工作,而且還有很多書沒有看完,要找一段空閑的時間看書。
我對于她這種想法,感到很新奇,覺得她很勇敢。有自己想要去做的目標,也有為自己的目標承擔后果的勇氣。而我還在擔心四十五十歲找不到工作,會去工廠里面打工。
我不知道前路是什么,只能懷著忐忑的心情,往前走,不回頭。啊,“明天就要上班了”
晚上吃了從家里面帶來的特產,說是特產,其實只是媽媽的愛心投喂。
剛好朋友分享給我一個小視頻,是何同學采訪蘋果CEO庫克的視頻。
當何同學問到庫克,如何能夠找到他們熱愛的工作。
庫克回答說,“當你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你的心會告訴你。”
以下是引用網絡的翻譯,回答全文如下:
“當你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你的直覺和心會直接告訴你
如果還沒有找到就繼續尋找
因為你期望感受到這份熱情,找到工作的意義
你所做的對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
能夠讓世界有所不同
如果你找到了,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恰好在重溫一部很喜歡的美劇,名字叫《新聞編輯室》。里面有一個很漂亮的財經女主播,叫斯隆,她放棄了在投行年薪四百萬的工作,而選擇去做新聞主播。因為她喜歡新聞。
我不知道是不是找到自己熱情所在的工作,只是少數人的選擇。而大部分人在做著不喜歡卻為了養家糊口而做下去的工作。
想起了,兩年前,我剛畢業,懷著對專利分析的無限熱愛,選擇成為一個專業的專利分析師。而現實給我的,卻像是統計數據出報告之類的工作,這與我想要做的利用商業數據去指引商業決策,有一些偏差。
也不能完全這么說,在做專利分析師的這兩年里,我覺得很開心。我有無限的熱情投身于其中,圖表、數據處理、數據背后的故事,都在吸引著我去挖掘。我感覺我在做商業偵探,很有成就感。
這兩年積累的東西,或者說查找資料的能力和項目經驗都得到了提升。我不再是一個只會伸手問人的小白,而是能夠主動學習的職場人。但是還不夠,我缺乏底層基礎的知識。所以從專利分析轉到了專利代理,從一個專利是如何產生開始學起。
我想著當我把專利代理學透,學好。我再回頭看專利分析,再回頭去看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的專利分析師。
是不是我做專利代理這一年,已經忘記了自己當初立志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專利分析師。要成為一個很棒的專利分析師。所以,不知道自己每天為什么而工作。
還有一個更深入的問題,做了一年專利代理,你還想繼續去做專利分析嗎?曾經的職業期望,還是你現在想要的嗎?
我不知道了。
所以,我們為什么工作?
························································································································
我們又為什么結婚?
過年回家,免不了被問有沒有對象,打算什么時候結婚,準備什么時候要生小孩?
我一細想,自己也已經25歲,再過兩三年,就是被催婚的重點對象了。我自己給自己定了目標,30歲之前不結婚不生小孩。其實,可能30歲還是單身,連對象都沒有。
和室友小姐姐聊了一下回家身邊很多親戚問找對象結婚的事情。室友小姐姐哈哈一笑,說,你過了30歲這個年紀說的就少了,過了那段時間就好。
后面我想了想,親戚說出來,“你去結婚生孩子”,很簡單。但是對我卻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金錢去負擔起結婚生孩子的,我也不想把我努力賺錢,才能過上的普通生活搞得一團糟。我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雖然現在還是貧窮女孩)。但是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
沒有人會對我的人生負責,別人只是說說而已,你卻是那個執行人,那個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的人。只有自己才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95后不結婚不生孩子,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錢。貧窮導致繁衍的欲望降低,繁殖是生物的本能,但假若自己生活都很艱難,如何能夠養育下一代。
最后,祝你快樂,祝你找到那個良人,祝你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找不到的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相信我。照顧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我們為什么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