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市場均衡理論的應用
1學好經濟學倒底有什么用處?學好經濟學不能幫你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它會告訴你為什么丟掉工作,它會告訴你失業的原因。
2 供給和需求如何決定價格,是來解釋均衡理論的。理論的用處: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和法國香檳酒行業CEO的憂慮。
華爾街日報評論:對中國輸美服裝品征收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有利。理由是加了關稅后,導致價格上漲,這樣需求減少,于是下一年的價格會下降,自然對美國民眾有利。用經濟學的真實眼光來看是怎么樣的呢?
對方的觀點肯定是不對的,是有問題的,那它的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我們不學理論的話,確實很難解釋的。
如果我們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用市場均衡理論來解釋的話,非常容易找到它的邏輯漏洞在哪個地方。事實上當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品征收關稅的時候,價格上漲了,那么這個價格上漲是均衡價格上漲,這個均衡價格上漲再引起需求數量的減少。那么新的需求數量和新的價格已經達到一個均衡,不可能再變化了。均衡價格上漲,均衡數量也跟著減少,這是一個新的均衡。
如果我們利用曲線來說明的話,在沒有征收關稅的時候,最開始市場供給和需求,是在右下方,供給曲線S1,需求曲線D1,均衡價格在E點,價格是在P1的位置,是比較低的位置,這個對美國消費者是有利的。
那么如果征收關稅的話,這就意味著美國的銷售商會在每一個數量上面我要提高價格,把關稅打入到價格里面去,或者說如果價格不變的話,那我對服裝品的銷售量就會向左邊減少,如果征收關稅的話,供給曲線是向上移動的,在每一個數量上它要提高價格,也可以理解為這個供給曲線是向左移動的,可以理解為在每一個價格曲線上不允許把關稅打進去的時候,會減少服裝品的供給量,所以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呢?
因為供給的減少,注意不是供給量減少,而是供給的減少,整個供給曲線向左移動,然后帶來均衡價格,從這個E點變化到F點,從右下角上升到左上角,均衡價格上升了,但是這個均衡價格的上升是穩定的,在F點穩定下來。
相應的隨著價格從E點升到F點的變化,那么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也減少,對它的需求量也減少,但是這個減少是沿著這個需求曲線D1向左上方移動,從這個E點的量減少到F點的量,是均衡數量的減少。但是到F點的時候呢已經實現了均衡。所以從這地方我們看到它的漏洞在什么地方?
它的漏洞在于關稅導致的,價格上升已經是一個均衡,此時價格上升和由此引起的需求量減少已經達到一個新的均衡,不可能再改變的。它的錯誤在于混淆了需求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關稅導致的是供給減少,然后引起均衡價格上升,但是均衡價格上升引導需求量,注意不是需求,而是引導需求量減少到新的均衡點,至此就穩定下來。
那么什么時候需求可以減少呢?是價格以外的因素,比如說收入,比如說廣告營銷,或者是天氣等等價格以外的因素的變化才能引起需求的變化,由于關稅上升帶來的價格上升,它只能影響需求量的變化,是順著這個需求曲線,往左上方移動的,這個需求曲線是沒有移動的。所以再不可能發生新的變化,那么這就是它邏輯上的錯誤所在。
正確的邏輯是需求變化帶來價格變化,但是不是價格變化帶來需求變化,而是價格變化帶來需求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