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習慣,你第一個想要改掉的習慣是啥?
拖延,遲到,不能早起,東西亂放,手機依賴癥… …
除了上面羅列的已達成共識的小習慣之外,還有很多被認為是受環境、原生家庭,甚至性格、基因等不可抗因素影響的“命運”部分,也都只是習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由此帶來的好消息是,只要你決心要改變,生活中每方面的“習慣”都是可塑造的,僅在時間長短方面略有差異。相應的壞消息是,要么堅持一個壞習慣“長痛”十年,又或者養成一個好習慣“短痛”30天,選擇權現在在你手上。
本書作者喬伊斯.梅爾,《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極富個人魅力的演講家、慈善家。整本書從認識習慣對生活產生的重大影響(為什么)出發,到解讀習慣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以及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可以培養任何你需要的好習慣(怎么做),為我們360度無死角地解讀了“習慣”。全書多用豐富有趣的個人生活實例,文字表達淺顯易懂,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率性地坦誠,為我們娓娓道來養成好習慣對于每個人的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1-3章,認識習慣,是什么和為什么。
早上6點半,鬧鐘響了。為什么這么早響?因為……昨天腦子進水,答應老媽從今天起要努力學習,早起讀書。
可是…… 實在起不來啊!
順手按掉鬧鐘,再瞇一會吧……又響一個鬧鐘,又按掉,又響一個,又按掉……
再一睜眼:@##@¥¥#% !10!點!啦!
你以為這是你意志薄弱嗎?你以為這是因為你不愛讀書嗎?你以為這是你生性懶惰嗎?是的!你以為的都沒錯!但你還沒有“以為”完所有問題。
這里最大的問題是,你有一個“賴床”的壞習慣!這個壞習慣,把你打造成了你腦子里那個“意志薄弱”、“沒有文化”、“生性懶惰”的你。問題是,你喜歡這個你嗎?
不喜歡?但這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哦。好,那再想想這幾個問題:
“成長為一個廢物”,和“強打精神早起”,哪個更痛苦?
你是打算因為“強打精神早起”所以現在痛苦呢,還是因為”成長為一個廢物”所以未來痛苦?
“強大精神早起”是一時之痛,習慣了沒準更開心;“成長為一個廢物”,呵呵,你懂的。你要選擇哪個呢?
你打算成為壞習慣的俘虜,還是好習慣的主人?
對,一切都是“習慣”惹的禍,一切都是“習慣”造的福。按紅鍵,你就是好習慣的主人;按藍鍵,你就是壞習慣的奴隸。現在,請按鍵!
4-17章,14個重要的好習慣,幫你認識真正的自己。
日復一日的生活,說到底,都是由若干不起眼的小習慣組成。所以,指不定哪天哪個不起眼的小習慣,就可能成為破壞你完美生活的導火索呢?每天跟習慣斗智斗勇的日子不易,你是想為一個壞習慣痛苦十年,還是想在養成一個好習慣的路上痛苦20~30天?
一、拖延,作為大多數人的通病,自然位列待戒習慣“榜首”。
說起拖延的經歷,想必你我都不陌生。
不著急,還有兩天時間呢,我再玩一會兒!
等一等,明天再動筆也都來得及,要不先看個電影!
哎呀,怎么還沒開始寫,就要截稿了呀!
看樣子晚飯是沒時間吃了,加班加點繼續趕。時間為啥過得這么快,已經到點了,還差兩張圖沒整完,一邊在心里默默詛咒自己再也不要拖延。然而,想是這么想,下一次,又還是會沒記性地再次重復拖延“魔咒”!
因為你給自己設置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少拖延幾分鐘,所以,只不過是拖延得時間長短而已,在沒有實質性的找到自己拖延的真正原因前,“拖延癥”是治不了的。
講真“拖延癥“也不是無藥可救,追究起來無非兩個原因:要么不能決斷,要么不能克服畏難情緒,最終都是導致錯過完成執行的最佳時機。下一次解決拖延,不妨給自己定個嚴格控制啟動階段的時間表,有時候不僅是任性憑情緒做事,而是要靠決心去完成既定事件。一旦開始去做,你就會發現并沒有想象中“辣么”難!
二、某些你未曾想過的習慣,比如:快樂。
在閱讀本書之前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快樂”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習慣!
也許你會說,感覺不錯就知足吧,日子那么忙,哪里顧得上奢求辣么多!
可能你會覺得,是今天遇見的某個人,發生的某件事讓自己不開心;
又或者,并沒有沒有什么緣故,你的原生家庭教育就是要“不茍言笑”;
但,老實說,樂天派似乎天生就更招人喜歡,不是么?
調查研究表明,成人每天平均只笑4-8次,小孩每天平均笑150次,果然是越長大越笑得少了!
仔細想想,環境雖然不受你控制,可就此把“讓自己快樂的權利”交給別人,也太不劃算了吧!何況你看到的快樂的人跟你身處的環境也并沒有太多不同,“笑”的益處遠比你我想象中的多得多,美好生活,需要我們精心做出每一個選擇。
編外篇,寫在最后:習慣的養成,真的那么難嗎?
近期有朋友跟我分享,開始嘗試養成每天閱讀半小時的感覺,倆字:好難!
第一天,剛剛制訂好每天晚上20:30讀半個小時,順利完成很嗨森!
第二天,雖然正在追的劇已經更新了,但還是按時完成了閱讀計劃;
第三天,說巧不巧,剛讀了沒幾分鐘,家人來了個電話打亂了,接著又有其他事要忙;
第四天,今天同事生日聚會,不去不好,回家已經很晚了,明天再說吧;
第五天,已經好幾天沒追劇了,要不今晚就算了;
第六天,不想掙扎了,好累,干脆放棄吧!不讀又不會怎樣。
但,等一等,也許你的計劃,從開始制定的那一刻就是個失敗的計劃;
試著找個干擾最少的時間段,比如早起一小時;
試著減少你的變化,在規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兒;
試著在每次想放棄時,告訴自己再多堅持一天;
30天過后,似乎事情就變得毫不費力了,盡管偶爾可能還會失敗那么一次兩次!
要知道習慣正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反正都是要“掙扎痛苦”的,不如為了有質量的生活讓“痛苦”來得更猛烈些吧!
篇幅所限,更多有關“過有品質的生活,養成XXX的好習慣”,請翻閱《好習慣壞習慣》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