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取得正當的財富,贏得他人的尊重,做最具體、最實在的事情,并且勤奮地去做,而不去空談大道理。這就是我認為的最有尊嚴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羅振宇
氣溫驟降,涼意習習,打破了入夏以來持續的高溫炎熱,窗外不知何時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周末的閑暇,舒適的雨天,正是讀書好時光。
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看完了羅振宇的《迷茫時代的明白人》這本書。里面的一些觀點看完后讓人眼界大開,不可思議,但細思又絕對難以反駁,打破了很多長久以來自我形成的思維定式。
其實這本書就是他在自己的知識型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中的觀點的歸類和總結。大概不到一年前,被朋友推薦聽羅胖的《羅輯思維》音頻,聽他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講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以及一切現狀背后存在的無形的邏輯關系。往期的節目讓我受益匪淺,所以也買來他的書來看。
在多元化的今天,這個世界是不可控制的;在這個飛速變化不可思議的時代,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所有的危險都有不可預測性。這對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很多人試圖追求一種穩定,一種對未來的世界的和預知性和可控制性。殊不知,在這個知識更迭頻繁,信息技術變化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浪潮下,過往歲月里我們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很可能沒有任何作用,各種新生事物和社會格局的出現和變化讓我們應接不暇。妄圖得到一份長久的穩定和準確的把控,終將是徒勞;妄想高度控制世界和未來,也唯有慘敗。唯有用不確定來對抗未來的不可預知。
作者認為人應該活在趨勢里。眼下,人們對未知趨勢的各種樂觀的、悲觀的預測,都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所以,不必欣喜若狂,也不必失望沮喪,要秉持一種活在趨勢里的態度,才能讓生命力的每一個點都獲得驚喜。面對各種模式和形態的創新,因互聯網發展而將完全不搭界的一些事物的創新組合,形成新的組合式、細微式定制化的創新,用一種歡樂的姿態,用一種匍匐的身姿跟在這種趨勢的身后,體察它一點一毫的進步,讓著本身成為快樂的所在。
誠然,這種不安定性讓我們凡俗之人不得不居安思危,但也不得不承認,重重危機之中也不乏前所未有的機會。作者也指出,互聯網時代像竹林,你小心站在一棵竹子上避免掉下去,可是竹子太脆弱,難免掉下去,但旁邊就有其他竹子,一旦在一棵竹子上失手,稍微一伸手就很容易夠到另一顆竹子。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面對的機會越來越多,風險也越來越小。只是從傳統教育體制下走出來的我們,只有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走不出傳統的樊籠和世俗的眼光,看不到一些機會,或者對于一些機會視而不見嗤之以鼻,不會或者不敢選擇少有人走的路。一旦脫離大眾,沒有按照預定的生命軌跡和模式去做,周圍的人會給你壓力,自己也會感到孤獨和焦慮。對此,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立定”。利用互聯網資源,找到自己立定、成長的路徑。像園丁一樣,用專業、興趣和耐心去呵護屬于自己的花朵,讓它馥郁芬芳,在自己擅長的那個領域精耕細作茁壯成長,擁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優勢,依靠身邊隨時發生的人際傳播,構建一個圈層,以此形成自己的品牌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雖然不能和大的知名品牌相提并論,但一旦爆炸開來,也是不容小覷,至少可以上你擁有自由且富足的一生。
此外,書中還駁斥了我們很多習以為常的因果關系,指出這種關系是構成我們思維陷阱的最大源泉。很多時候我們本末倒置,因果顛倒,卻被奉為至理名言。作者讓我們務必警惕三樣東西:所謂的經驗之談,所謂的權威話語和所謂的道德說辭。深以為然。
如我這般的人,似乎一直都在迷茫,在徘徊。
大有在迷茫中浪費時間、蹉跎時光之感,也常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只是昨日已去,不會重來。但這都是用生命逝去的旅程踐行的自我真理,當初別人勸誡你時,你未必能聽進去。
我們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還好有顆一直充滿好奇的心,不曾麻木,不曾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