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時2017-09-11
沉睡時,你是否想念一道光線,
如同你的眼神闖入我的邊界。
或是晴空里,殘云的忽然席卷,
卻是在沒有絲毫風聲的雨夜。
淡薄,無依卻妄言消亡的想念,
已開始期待遇見另一張側臉。
寧靜的午后,是微雨的傳言,
最好連你的細軟都消失不見。
沉睡時,你是否變作一道光線,
如同我的設防都被直線穿越。
或是極光里,天空正亮得刺眼,
是誰叫囂著撥動琵琶的弦。
苦澀的苦,嘗試再寫上一遍,
是誰都不愿在溫水里壯烈。
孤單很長,我常常無從分辨方位。也是是如此,我已經寫不出甜蜜的詩行。但并不妨礙,咧開嘴笑。生活好像,教會了人假裝——
這幾日,低潮得有點壯烈(后來的自己,才知道自己發錯了郵件)…低潮的時候,最需要咖啡館——這,算是一個什么習慣?!于是,決定出發前往距離住處,最近的精品咖啡館。其實,第五據點,理論上不存在。我估摸著,可能我的容量,恰是四個固定據點的體量。而STAYTION,可能只是一個距離近、不止來過一次的存在…
懶到不愿意完成一個五公里的騎行(這樣的低潮究竟是如何一種構成?!),于是決定已經算輕車熟路的公車前往。回想起來,回程突遇的暴雨,似乎有某種教育意義。這個難等停擺的懸疑態里,身體和精神處于一種特殊的狀態…創作靈感,處于暴擊的形態——幾乎是兩天一首詩文(歌詞)的完成量。
話說,一旦有了獨立的收銀臺,咖啡館是否就有了距離感?!反正,我的細微感受應該是如此的。店面大了以后,要靠僅有的店員覆蓋整個面積,就變得很不容易。再加上,幾乎完全地將服務和消費隔離,就產生了諸如以上的距離感。我不止一次,感覺到該店取水不便的現實。
有朋友說現在的我,自黑且吹毛求疵。好在,咖啡本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要不然不會有不止一次的“跋涉”抵達。選擇是靠背坐,而不是沙發坐。咖啡館寫作,成為一個不成文的習慣以后,我開始不喜歡陷進去的感覺。沙發坐,尤其容易產生坐高差的挫折感…他們家的面包,似乎很出名。只是一直沒有去嘗試過。當我一眼瞥見,墻上的文字。
肯尼亞AA:清脆、深邃,中酸、羅勒葉,藍莓,泥土(陶瓷),清(輕)甜,天邊
滑翔2017-05-13
我向來看不清什么謎面;
我向來以為,一等就該是一眼萬年,
卻忘了一眼萬年的只是遠在天邊。
滑翔的容顏,跟隨時間的爆裂;
你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利落記念,
連接了生命的迷煙。
我向來品不出什么深邃的羅勒葉;
我向來以為,藍莓代表思念,
卻忘了早被遺忘的你對我的堅決。
滑翔的指尖,引領身體的碎裂;
夢不過是一張又一張的側臉,
接住了理想的盤旋。
滑翔的路線,是獨自迎接風聲凜冽!
對比起,五月的字句——竟然透出的是某種清脆的勇敢。而我和我自己的距離感,讓我在完成當天的“速寫”以后,只有投身自己的“科學主題”閱讀。而離開,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