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道題目。
【有一種叫做“天天彩”的彩票,每注售價2元,中獎的概率為1%,如果每注獎的獎金為50元,那么購買一注彩票的期望收益是(元)。】這是上海數學去年二模一道題目。
答案是負的1.5.
我們班學生竟然算出來是負數。
我當時開玩笑的把他罵了一頓。
罵他不是為了他好,是因為他不了解生活,too young ,too na?ve.
彩票這玩意,怎么可能賺到錢呢?
丫反抗,賺不到錢,還出這樣的題目干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爸爸你好,我好像懂了。
我第一次進彩票廳是被我爸帶進去的。
那時他剛剛辭去工作,到城市打工,第一年迷上買雙色球,買上癮,子在彩票廳,不舍晝夜。
他平均每天消費10元,偶有中的,多是十塊五塊,一年下來,虧,虧多少,不知道。
學過經濟學,比起這些錢,消耗的時間成本更多。
所以,因為買彩票這事情,我沒少說過他。
尤其是我上高中,學完數學概率,在家里跟我爸說,爸,你不能買彩票了,那是騙錢的,我爸說嗯是的,我知道。
然后他吃完飯,說我出去走走,習慣性的掏了掏口袋,然后翻開家里的抽屜,迅速的卷起一堆紙離開。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一直對這件事情不滿,我想對我爸說,你不想多掙錢養家,一天到晚指望這個破紙票,有個鳥用。
所以,我很討厭彩票,踏上社會后,我沒有再買過一張彩票,哪怕以前想過說萬一有幾十塊錢了,就買個幾十張,刮來刮去。
和所有商店一樣,銀行買的產品是錢,錢本身就有利潤。
彩票賣的,不過更加虛假,卻更加真實,希望或者夢想。
百度上說,一年有能賺3000億的福彩體彩,一年就有人均消費1664元的彩民。
去年國慶節的時候,我回了趟家,帶著妻子兒子在父母那住了兩天。
我談我的憂愁,你看我這兩三年在外面掙錢,連上海的一個廁所都買不起。
我爸說嗯,要不你就回來吧,一個人在一個陌生城市打拼挺不容易的。
我媽說兒子的意思是問你借錢,借錢買房,這都聽不出來。
我說,媽你想多了。
于是也不多說,討論著這半年家中發生的大小事情。
吃完飯,打開電視,電視上正在發抗戰電視劇,我不愛看,沒事打開電視下面的抽屜,看到了一疊厚厚的彩票。
一疊彩票,不是鈔票,時間已經足夠遙遠。
對數字敏感的我,才突然發現,上面一直只有一個固定的號碼組合,6641986,那是我們家第一臺電話的號碼。
我問我爸,守著個號碼守了多長時間?
我爸說守了五年。
那五年,我們家度日如年。
后來日子好了點,能買一套房子,我媽說他依次彩票都沒買過了。
盡管還是被我老媽嘮叨,他也只是笑笑。
嗯,好的。
我爸總這樣回答我老媽。
然后放下碗筷,掏了掏口袋,說了句,我出去轉轉。
他回來時候,給自己其實帶了滿滿一張希望。
爸爸你好,我好像有些懂了。
爸爸你好,我好像有些懂你了。
吳中。
一名高中數學教師。
數學試卷是由一道道題目組成。有選擇,有填空,有解答。
有送分題,有只有北大清華學生能做出來的題。
題目和題目,隨時會編織成試卷。
人生是由一個一個故事組成。有愛情,有友情,有親情。
有柴米油鹽,有海誓山盟天崩地裂刻骨銘心。
故事和故事,遲早會被回憶成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