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作業(yè)。
今天周六,一出門就被人潮嚇住了,西湖肯定人更多。
我決定找個冷門路線游玩,當個好游客,不和大家爭資源了。
坐車到了靈隱寺大門口,過而不入,從大門的天竺路往另一邊走,去天竺三寺參拜。
從這里出發(fā),有幾家高品質茶服店,是我唯一愿意買衣服的地方,不負我心心念念,終于有收獲。
愉快的不僅是買到合適的衣服,更是結識一對年輕的老板夫妻,喝上好茶,投緣的交談!
戀戀不舍從這家雅致小店出來,沿天竺路來到法鏡寺。
寺廟內幾乎沒有游客,大殿內有二三十個女法師帶著幾十個香客念佛經(jīng),氣氛莊嚴肅穆。
我在邊上靜靜地聽了十分鐘,然后靜靜地從走門出了寺院。
寺院后面是一片茶園,茶園上面還有一座獨立的房子,我沿著石頭小路來到了三生堂。
三生堂后面就是山了,我被山邊巨大的老藤吸引,因為書法上,有用萬歲枯藤,形容書法筆劃的蒼勁有力。
便想去仔細觀察,用手觸摸及搖動藤條,體會藤條那種能輕盈地攀緣任何物體的柔韌性,以及受力后反彈的力量感。表面干裂而粗糙,內在卻有著極為頑強的生命力!
這些藤條,像樹干一樣粗壯,有的高掛在樹上,有的盤在地上,還有的繞著山上的巨石。
這些老藤纏繞的石頭就是三生石,我無意中竟然來到一個景點。
唐代文人李源與洛陽圓澤和尚友誼深厚,相約來生再相見。
這里就二人再次相遇的地方,故稱三生石。
從三生石出來,沿著小溪來到了法凈寺,此時已經(jīng)四點三十分,寺院已經(jīng)關門,錯失入寺燒香拜佛及參觀大殿的機會。
從門口拍了張照片。高高的院墻也擋不住院內建筑的恢宏氣勢。
雖然以寺廟為主,但這一路都如同走在畫中,路邊是小溪,水流清澈,邊上都是茶園,山上綠樹掩映,路旁開著白玉蘭。
走了大約半小時,才來到上天竺法喜寺。
法喜寺是三座禪寺最大的一座,也是香客游客最多的。
因為來得晚了,各個大殿的門己經(jīng)關上,我只好在在院內參觀。
法喜管理得很好,院內種了許多花,山茶花,梅花,玉蘭花等都開得很好。
寺院大殿依山勢而建,一座高于一座。
每座都是非常高大兩層樓。
大殿兩邊建有長廊,長廊的柱子都是大小統(tǒng)一的樹木。
一邊是各種仁孝故事及配圖,另一邊是各種不同的雕花窗飾。
寺內庭院有故事浮雕、盆景,假山。
樹上掛滿了紅燈,院內播放佛經(jīng)。
院內處處可見寬人心的格言,為人處世的警句。
門票只需十元,進廟每人三支香,在其中一個大殿門前可以燒香,所以整個寺廟干凈整潔。
從寺廟出來天已快黑。
又是一個滿意和愉悅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