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沒有陪你,晚上從食堂回來看見,也沒有蹲下來摸摸你,沒有和你打招呼,目不斜視,從你身邊經過。你軟軟地叫,尾巴輕輕地繞,每一聲都能在心上劃一道口子。
寫的太矯情了,直白來說,就是心疼。
徐寶貝不喜歡貓,我想,那大概就是像我喜歡你那樣不喜歡。有時我會希望她別討厭,我說那是朋友,可是不能,就像是我不能不喜歡你。
你是貓,其實我也談不上有多喜歡貓,可你是不同的。那么你呢?我在你心里,會有一點不同嗎?不用回答,喜歡你是我的事,倒是希望你別喜歡上誰,那樣更自由。
我因為生命總歸要終結而冷漠看待自己的生活,卻不愿意因為一年后會離開而疏遠你。我試著疏遠,但心會疼會愧疚,克制不了。起碼遇見你以前,我是自由的。
“有一天,老和尚救一只落水的蝎子,結果被蟄了一下,然后依然把它救了上來。小和尚看到很疑惑的問到:師傅,你救它它卻蜇你,為什么還要救它?老和尚說:蟄人是它的天性,而救它是我的本性。”
本性并不是無法克制,但是違背本性就不能問心無愧。尤其是,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死時會不會有遺憾,只希望那遺憾不是你;也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會死,死時會不會有遺憾,只希望那遺憾不是我。
而天性——是可以證明很多事的東西:比如,我懶散愛享受,但每次看見你都愿意坐在門外陪你;你天生愛自由,但沒事時愿意蹲在門外等我。
你不知道,人是容易被很多很多東西束縛的生物。
如果我向你伸出手,你愿意跟我走嗎?
沒有紙盒,也沒有魚罐頭,你愿意陪我嗎?
你仍自由,只要求你想睡覺能回住所,可以躺我的床,磨我的褲子,你愿意跟我走嗎?
我要去新的地方,尋找新的生活,你愿意陪我嗎?
愧疚時總會多想,例如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