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破舊的寺廟,廟里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
某一天,小和尚和寺廟中的另一個小和尚吵了一架,終日悶悶不樂,于是他就去找他的師父老和尚,向老和尚傾訴他的不快樂。
老和尚笑了笑沒說話,叫小和尚抓了一把鹽,同時給了他一杯水,叫小和尚把鹽全部撒到杯子里,并且叫他喝一口。小和尚喝了一口就吐了出來,師父問他:“什么味道啊?”小和尚皺著眉頭答:“又咸又澀。”
老和尚于是又叫小和尚再抓一把鹽,帶著小和尚來到了山下的小溪邊,告訴小和尚將鹽撒進小溪里,讓小和尚再嘗嘗小溪里的水,小和尚雙手捧起一捧溪水嘗了嘗,驚喜到:“甜的。”
老和尚笑了笑告訴他:“同樣的鹽水,在杯子里是又咸又澀,在小溪里卻異常甘甜。煩惱和不快也是一樣,就要看你把它們放在什么容器里了。”
故事復述得已沒有當初完整,但一直都是一個格外深刻的記憶,在這間短的篇幅里,告訴我格外有意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