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又給我發來消息吐槽他們部門的主管是個傻逼。
“你知道嗎,他居然不讓我們在辦公室吃泡面耶,說太low了。大晚上的,加班加到那么晚,我們這工業園里,樓下又沒有小賣鋪啥的,有個同事餓了,他抽屜里剛好有杯泡面,就去茶水間沖泡面吃,剛好主管準備下班的時候經過,然后就被主管說了。”
“然后我們主管還在公司微信群里說了這件事,讓大家以后都不要在公司里吃泡面,顯得太low了。人家吃個泡面他都要管,你說他是閑的有多蛋疼。”
菲菲一口氣給我發來好幾條,等她稍微停下來了,我回復她,“他確實管得也太多了。”
“就是啊,他自己不喜歡吃泡面,喜歡吃小面包,他抽屜里都是那些小包裝的小面包,還號召我們買一點存著,吃小面包多好。神經病,吃個零食都想讓我們搞一樣的……”菲菲見我附和她,立馬又發來一條。
菲菲是我初中的同學,畢業后進了這家公司當研發人員,項目趕的時候,加班加點是常態,升職加薪卻沒影。工作了四年,中間只漲了一次薪水,如今收入甚至比不上剛進來的應屆生。盡管她還是項目組的組長,要帶這些剛畢業的小毛孩。
這些年里,她因為薪水太低、項目太趕、老油條師兄太奇葩、傻逼領導太變態等這些事情向我吐槽了不下幾百遍,導致我對他們公司的印象差到極點,總覺得這樣的神奇公司,電視劇里應該破產無數回了吧。開始我會跟她一起吐槽,后面吐槽得多了,我忍不住問她,那你為什么不選擇跳槽呢?
“我現在工作經驗還不算太豐富,我們這一行的,對經驗都特別看中,現在出去不好找的。”那是第一年的時候,我安慰她,那沒事,那就忍忍唄,先把自己的本事練好,不要去搭理那些破事。
后來,就說,有點被他們影響了。“那些老員工都是老油條來的,一天到晚干不了幾件實事,只知道拍領導馬屁,連個分析報告都寫不好,還要抄我的。我干死干活就拿這么點工資,他們晃晃悠悠也拿一樣的薪水,真氣人,我現在也把一些能推的事情就推掉了……”
我覺得她簡直生活在水火之中,工作本來就累人,還要被這些雜七雜八的破事困擾著,身心俱疲。“實在不行你就跳槽吧,現在的經驗應該也差不多了。”我建議道,“你現在因為公司這些事情,搞得自己整個人滿滿的負能量,收入又低,你何苦呢?”
“我想轉行了,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回頭自己剖析一下,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有哪些優點,綜合一下,再問問其他長輩和朋友的意見,職業規劃這些我也不太懂,能幫上的不多。”
“擅長吐槽算嗎?有這樣的工作嗎?”
“我……”
其實像菲菲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面身邊并不鮮見。他們對現狀不滿,卻又害怕做出改變。每天在工作崗位上渾渾噩噩,哪怕心里清楚地知道其實這是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會死掉,卻始終不肯踏出舒適區一步。二十來歲的年紀,人生還有許多種可能,怎么能輕易就抹殺掉自己去嘗試的勇氣呢?
我并不是建議大家盲目地去跳槽,我也沒這么大能量。只是當你確實盡力做好了你的本職工作,有些人事上的因素不在你可掌控的范圍內,你在那樣的環境里感到壓抑,薪水、氛圍和成長空間都令人失望,這時候,你就應該考慮采取行動,有目標有準備地尋找新環境。
我們的大腦非常擅長趨利避害,凡是讓我們感到痛苦、有阻力的事情,它都會嘗試著讓我們避開。做出改變需要勇氣和決心,付出行動需要毅力和堅持,大多數人面對這些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感到痛苦。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開心,怎么能讓你痛苦呢?“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輕松”,你的大腦會誘使你往這個方向思考,上當你就輸了。
不管在什么環境里都要時刻保持著危機意識,把“終身學習”付諸到實踐當中,這樣當奇點來臨的時候,你還能游刃有余地掌握著生活的主動權。當你現有的環境已經滿足不了野心勃勃且從容不迫的你,這時候我只想對你說一句:親愛的,請勇敢地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