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師老師的第一個作業是問“寫作給你帶來的甜頭/麻煩是什么?”還能因為什么呢,這是一個文學女青年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啊。
一、寫作讓我遇見自己
我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一般以“你好呀,S君!”開頭,然后內心不同的自我們開始對話。暴躁的我讓鍵盤打字的聲音都跟放鞭炮一樣,噼里啪啦;糾結的我打了字又回撤;理智的我誠實的剖析自己的七情六欲……一個人活的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在不同的日記本里挑起一場場看不見的戰爭。通常一篇日記下來,我便可以收繳這些兄弟們的白旗,讓我心平氣和,讓我意識到我可以不依靠任何人,得到快樂。人生在世,伯牙子期可遇不可求,但寫作讓我遇見自己,沒有人能比我更懂“你”。
二、寫作讓我看見天地
寫作是我對這個世界認知的一種表達,常常為了寫作,就要倒逼自己涉獵群書。當我接觸了一個新的領域,想向別人描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就得努力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往往此時我便會豁然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一種“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的感受油然而生,就會發現很多以前感知不到的樂趣。羅素先生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在遼闊的世界面前,我知道天外有天,發現我有多謙卑,就有多快樂,因為別人能帶給我的都成了驚喜。
三、寫作讓我悟見眾生
我的靈魂導師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寫作于我而言就是將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碎升華,將現實拔高至一個詩意的境界,以此來緩解或者逃避現實生活帶來的疲憊。目前我的境界還不能夠創造出一個像南派三叔的盜墓世界、或像金庸的武俠世界那樣的獨立世界,但我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是我出于內心對生活的熱愛,因為生死、光陰、離合,這玩意看不見摸不著,也不知有什么用,于是為了證明我存在于這個世界就得用文字給它們賦予儀式感,而生活的意義就在于這一點“儀式感”——用莊重和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看似無趣的生活。
寫完這篇文章,此刻我仿佛能看到他那張丑臉上泛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