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季,晚上吃頓燒烤必不可少。
我一度很熱衷燒烤,會定期召集小伙伴們一起出去吃宵夜。
燒烤和紅葡萄酒,那是絕妙的搭配。
重口味的食物,搭配起重酒體的紅葡萄酒,旗鼓相當,相得益彰啊!
一起吃宵夜的小伙伴們,深知這個餐酒搭配的道理,每次吃燒烤時,會帶各種紅葡萄酒。
相比他們,我顯得另類了些。
每次燒烤,我喜歡帶白葡萄酒,而且是霞多麗Chardonnay白葡萄酒。
時間長了,小伙伴們就會很奇怪。
“鄭先生,你為什么這么喜歡喝霞多麗白葡萄酒?吃燒烤時,不是最好搭配紅葡萄酒嗎?這里面有什么奧妙哦?”
當然,我有我的道理。
二
有些白葡萄酒,是經過橡木桶陳釀的,比如霞多麗。
市場上一半以上的霞多麗白葡萄酒,是在橡木桶中存放過的,還有一部分是不經過橡木桶的。
這個說法,可能與很多人原先的認知相反。
比如搭配海鮮河鮮很好吃的長相思白葡萄酒,有些也是“過橡木桶”的。
(搭配閱讀:吃海鮮河鮮時,首選長相思白葡萄酒啦!)
在橡木桶中的這段經歷,讓霞多麗白葡萄酒酒體變重,喝進去口感變得厚實,沒有“不過橡木桶”那種清爽通透的“單薄紙片”感。
而且,“過桶的”霞多麗白葡萄酒,又經過蘋果酸乳酸發酵,會給人圓潤和成熟的感覺,就像鵝卵石那樣。
它會把燒烤食物,一些肉質上“硬化”“焦化”的部分,給“包裹住”“吸收住”,讓人有種“渾圓一體”的味覺感受。
就好像有些朋友,脾氣大性格直,那么說話時語氣柔和點,語速慢些,神情多些微笑,就不會給人很“沖”的感覺。
“過桶”霞多麗,跟燒烤搭配在一起,口感互補,吃起來就比較美味。
三
橡木桶會給霞多麗,增添一些單寧成分。
這讓霞多麗白葡萄酒聞起來,有一股烘烤、堅果、蘑菇的橡木桶味兒。
原本,霞多麗這個芳香淡雅的葡萄品種,好比一個沒有多大個性的純真姑娘,可塑性很強。
所以,釀酒師們,會把霞多麗“打扮”成各種類型的風格,橡木桶味兒的霞多麗,就是其中一個。
燒烤的煙熏味,和“過桶”霞多麗的烘烤味,搭配在一起,真是“天作之合”。
吃一塊烤羊肉串,喝一口霞多麗,滿嘴都是煙熏味,這才是吃燒烤的味兒。
并且,燒烤屬于重香料的食物,什么孜然粉、胡椒粉、五香粉等等。燒烤這種香料味很重的特性,讓很多白葡萄酒“退而遠之”,因為實在沒法駕馭呀!
而“過桶的”霞多麗白葡萄酒,屬于“同道中人”,一聞就是“自己人”,這樣搭配起燒烤來,就成了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同時,“過桶”霞多麗還帶有一些柑橘類的水果香氣,讓燒烤增加了一些另類的水果氣息。
就像玩機車的高冷女郎,不時流露出一些少女的可愛童稚,會迷死人的。
四
講了那么多“過桶”霞多麗的特性,再來講講“不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吧!
還真別說,生吃生蠔、海參時,喝“不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還真是個好選擇。
“不過桶”的霞多麗,喝起來,酸度很高,有種鋒銳感,帶有杏仁、蘋果、梨、香蕉、菠蘿的香氣。
霞多麗這個葡萄品種,比赤霞珠還要好生養,適合世界各地的土壤氣候,連難以栽種釀酒葡萄的日本,霞多麗都能生長地很好。
全世界釀造“不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最有名氣的莫過于法國的夏布利Chablis產區。這個產區的霞多麗,還帶有一點礦物質的味道,就是那種咸咸的石頭味道。
下次可以試一試哦。
五
霞多麗白葡萄酒會在酒標上,標有“Chardonnay”,有時候在中文標簽上也被翻譯為“莎當妮”。
全世界最出名的“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產自法國勃艮第的科多爾Cote d'Or、馬孔maconnais兩個產區。這兩個地方的霞多麗品質好,但價格也并不便宜,好的都在四五百以上。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看一些新世界國家的霞多麗白葡萄酒,價格相對便宜些。
比如,
澳大利亞的雅拉谷Yarra Valley、阿德萊德山區Adelaide Hills、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
新西蘭的馬爾堡Marlborough
美國的索諾瑪Sonoma、卡尼羅斯Carneros
智利的卡薩布蘭卡谷Casablanca Valley
阿根廷的門多薩Mendoza
南非的沃克灣Walker Bay
這些都是優質的“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的產區,大家購買時可以根據上面的英文字樣進行挑選。
自從我推薦了“過桶”霞多麗白葡萄酒后,我那些小伙伴們吃燒烤的時候,也都喝起“過桶”霞多麗來,直感嘆美味。
當然,估計還因為我說了一句話,“懂酒的人,喝精后,都是喝白葡萄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