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7年初看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上學時“不開竅”,不喜歡人云亦云的所謂“經典”。工作了,經歷了一些事,回頭開始讀別人早就讀過的“經典”。
這是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描述的是在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黃土地上那些平凡的勞動人民的悲歡離合……讀后的第一感動源自對作者“路遙”。
1.路遙,值得敬仰的作家
看書有這樣一個習慣,先查查作者的生平或創作背景。不知道受哪篇文字的影響,路遙(原名王衛國)寫《平凡的世界》的場景呈現在我腦海里是這樣的:一只手夾著煙,微弱的老式臺燈光下,一縷煙氣,蒙蒙繚繞,另一只手拿著鋼筆伏在桌案上正在寫稿子……微皺著眉,偶爾能聽到幾聲輕咳……路遙是因為積勞成疾,完成《平凡的世界》不久后就英年早逝了。這本書耗時多年,內容真實,情感真摯,交織著勞動,責任,愛情,夢想,痛苦,遺憾……書的不平凡更加突顯出了作者的偉大。
我想說的是,“十萬字”寫書計劃于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墒恰奥愤b”給我的感動化成了我內心的驅動力,這是一個怎樣的作者???懷著深深的故鄉情和生命沉重感去體會生活,還原并創作真實生活,這就是我該學習的寫作態度,堅持的偶像力量。
2.孫少平……值得我們去思考個體生命意義的人物
書中的人物很多,有的愚昧得可笑,有的純潔美好得令人感動,有的故事遺憾嘆息,有的現實得只能妥協于生活……可是孫少平這個人物撥動了我的心弦并一直感動著我。
原以為“有所成”是“功名”“金錢”,為的是衣錦還鄉,改變命運。孫少平出身困苦,卻始終熱愛著一般貧苦人家做不到的兩件事:一是堅持讀書,了解世界,豐富自己;二是不以體力勞動為恥,熱愛沉重的勞動,在勞動中獲得生活的充實感。
這樣的人物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盡管無時無刻不體會著生活的艱苦,命運的作弄,卻始終感到有那樣一絲光亮罩著你我,生活的希望并沒有毀滅,我們還能繼續前行。
這也是我希望能夠創作出來的主人公影響力,盡管多磨難,始終有希望,正能量一直在。
3.平凡的世界里,那些真摯樸實的感動
平凡的世界寫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是作者身邊的故事,平凡的人,事,物被寫出了不平凡的感動。不說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的擔當和堅韌,還有金波的“癡情”,田曉霞的“美好”,田潤葉的“愛”,喬伯年的“為民”……不是轟轟烈烈,沒有驚天地泣鬼神。這些就是真實,是作者對那片土地飽含的深沉的愛。
從身邊寫起,寫“真”,寫困苦中的“美好”,這也是我的十萬字寫書計劃想要努力表達的。《平凡的世界》就是我這個計劃的指路明燈,不奢望企及它的高度,寬度和深度,能模仿得一兩分便滿足。
準備重讀《平凡的世界》。
#作業L03E51――訓練作家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