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生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育才初中八年級十五班吳宇晨
有時候,做事失意時仿佛一切都變成灰色般,腳步變得沉重。望向這本書時,內心中又漸漸燃起星星之火,照亮我前方的道路,似乎沉重的呼吸又順暢起來,沉寂的心又躍然而動。同時,保爾·柯察金那至死不渝的斗爭精神也仿佛向我告示著:雖然人生艱苦,這命運的枷鎖并不束縛可以奮斗的雙手;雖然全身癱瘓,活躍的思想還在心中,生活的道路其實很寬。他的堅強形象在我眼前便愈加清晰,明亮……
本書主要講了保爾柯察金的革命奮斗史,保爾先是失學,后因小事被老板開除,他哥哥阿爾吉莫為他找到工作。后來,沙皇被推翻,近衛軍和游擊隊帶來了槍,人們接受游擊隊發的槍支,但被德國人奪去。保爾在這過程中偷了把槍,結識朱赫來,朱赫來被捕后,保爾救了朱赫來,自己進入牢中,后被提前釋放,他與冬妮婭真誠相待,但他為安全起見,參加了科托夫斯基騎兵營,謝廖沙也相繼參兵,同時保爾與冬妮婭關系疏遠。后來,保爾修筑鐵路,卻得了傷寒,幾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但因為長期的艱苦,保爾健康受損,便回家看望母親,但很快返回。在他與達雅結婚后,保爾失明,全身癱瘓,仍努力學習,創作小說,開始了新的戰斗歷程……
縱觀全書,保爾的人生經歷中并不難見其他書的縮影。例如保爾一開始為餐廳工作,卻發現有女人受別人凌辱才可解決貧困的問題,恰如《駱駝祥子》那個因為同樣的命運而備受折磨的小福子。“這股腐爛臭味兒正向著他這對于一切新鮮事物的孩子撲來”,他卻始終保持著對那些女人的同情與憐憫,一直堅守心中的善。正是因此,他向往人民的和平與幸福,為人民的幸福而戰,他正因此參加軍隊,開始了斗爭生涯,例如在寒冬中修鐵路,恰如《紅星照耀中國》中的紅軍,身處艱辛和黑暗,卻依然不放棄,不退縮。即使前線散布著死亡與悲傷,他也如同紅軍一般,永遠是沖在前方的第一個,永遠不放棄的第一個。癱瘓后,他也是始終如一的頑強,又似《我與地壇》中的史鐵生,執著于生活的努力,更告訴我們要適應生活的困境,直面困境,用樂觀、毅力、豁達面對以后的生活。
然而如今,抑郁的人可是比以往多了不少,也許大多都是因為無法面對生活中的苦難與折磨,卻殊不會鋼鐵那樣的堅硬與頑強。鋼鐵是在最熱和最冷的兩種環境中煉就成的,保爾不也是這樣,在寒風般的生活中成長,在逆境中長大。而自然中誰不是呢?“梅花香自苦寒來”“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更何況我們呢?
面對生活中的逆境時,我們本應像鋼鐵一樣,無畏任何困難的撞擊,迎面而上,讓自己的鋼鐵人生,敲響出不一樣的獨特旋律,正如尼·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哪怕,生活無法忍受也要堅持下去,這樣的生活才會變得有價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