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同事說“上次聽你講課沒聽夠,我喜歡。”他說的是那次公司班組長培訓班。隨后他問我是不是要轉型?思緒回到我走上講臺的歷程,這個歷程中我的工作、學習和成長是相互促進、快速提升的。
“講師夢”緣起
準確的說走上講師之路源于在公司黨群部工作的那段時光點燃了夢想,第一次內心朦朦朧朧有想法是我們組織的一次禮儀培訓班,印象里當時請老師也沒有很多經費,就在網上搜索到一位老師(邀請的重要原因是課酬很低),到現在都記得她的名字和樣子,記得她自我介紹是小天鵝的原HRM,在自己40多歲的時候感覺職場到天花板了而且有倦怠了,毅然選擇了成立機構做咨詢和培訓,客戶要求不很高的通用課程自己講,要求高或專業度高的課程請些自己合作的講師,我現在還經常看她的QQ空間,不過她現在知名度高了,她也沒想到會影響到我。隱隱覺得她是我未來可以成為的樣子,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那個兩小時的禮儀課完全可以我自己來講,因為我有現成的類似課件、自我評價也是有那個呈現力的。
直到離開公司黨群部再到分公司擔任黨支部書記工作的時候,我才知道如何做一名稱職的基層黨支部書記,也就是那個時候意識到自己很快要步入40歲的行列,即將進入職場拐點了,但是我該拐到哪呢?不想過那種一眼看到頭的生活、職場退二線或許是職場另一個新開始……當你不斷問自己的時候、不斷思考和琢磨的時候會迷茫,迷茫后唯有讀書和向榜樣學習可以找到思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兩個概念幫助我找到了小目標。這兩個概念是:內職業生涯探索和體制內創業;我的小目標是:或許我應該致力于做一名會講課、懂管理的帶隊伍人,做好公司的傳承者,讓公司存在的更多隱性知識顯性化。我給自己定了五年的周期,用五年的時間完成職場拐點到位。
當你真想要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很多資源進入視線,公司送我們參加省工會組織的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同學推薦我參加DISC雙證班、然后在DISC社群學習了數個版權課和有用無用的知識、然后開始線上分享、開始線下走上講臺,期間成為公司正式的兼職培訓師……這個過程有些辛苦,但非常快樂,每天能量滿滿。
我的DISC兩位死黨,一位是40多歲從業務轉型做專職培訓、一位是退休后做培訓+教練,榜樣就在身邊。
開始被稱呼“老師”
在進入DISC社群之前被稱呼老師除了雜志編輯廣告和偶爾的別人客套稱呼,有兩個我曾經在一起工作的小伙伴每到教師節的時候都會發信息給我,尊稱我是他們的人生導師,也就是源于那時候他們剛入職場,都是很好學的孩子,他們有問我必答,我會分享我的經驗和書籍給他們,就這樣被稱呼老師了。其實,作為管理者、作為帶隊伍的人是有培育人職責的,只是……很多企業部門負責人都接受系統的TTT培訓。
到DISC雙證班后常被稱呼老師,覺得受之有愧,直到后面開始做線上分享、開始幫助到別人、有能力給別人答疑解惑了才覺得被稱呼老師后沒有那么誠惶誠恐了。
第一次站在公司外部的講臺是DISC商學院的助講、第一次站在百人的講臺、第一次很認真的按照講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后來就有了公司內外部的約課或沙龍,盡管不多,但每一次都非常感恩別人給的平臺和機會,都會認真準備。到現在都清晰記得是哪一場克服了陌生學員和陌生行業的場域、是哪一場克服了百人大場的恐懼、是哪一場考驗了一整天的課程交付、發生了問題怎么救場的……每一次課程交付后自己的總結和復盤、甚至不忍直視自己的視頻……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特別特別多,不同時間都會給予表白和感恩,生活需要儀式感……
每次分享反饋都或多或少會有類似這樣的反饋,不像個職業講師但很實用,或許我的落地和應用更多吧。
約課的并不多,但我沒有焦慮,因為給自己足夠的周期、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成長路上一定要經歷的、需要面對的、必須突破的。就像打游戲,是要一關一關闖過的。
做自己該努力和堅持的,剩下的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