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一個前輩寫的文章,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父母在我們的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我們的人生便只剩歸期。
? ? ? ? ? ? ? ? ? ? ? ? (1)
姥姥病了,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我一大早起床就把我媽給送回去了。一怕我媽見不到我姥姥最后一面而懷恨終身。二怕自己未能見到姥姥而深感遺憾。
回去的時候姥姥在醫院,看到我們回去就抽抽噎噎的哭了起來。老人在這個時候心里很清醒而脆弱。看到自己的女兒回來心里就有了依靠。
姥姥哭著說,我心里很不好受哈,連累你們。由于我工作比較忙,我媽之前是在我家給我看孩子的。姥姥的意思是她這一生病,我把我媽媽她閨女給她送回去照顧她,而我這邊就要邊工作邊帶娃了。
人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在想著子孫的安居樂業。我給她說“姥姥你別著急,我那邊沒事,讓我媽回來照顧你”。
姥姥很是自責,因為自己年邁生命拖累兒女。但我媽一回去她心里是很有依靠感的。都說老變小,其實也的確如此。很多事情自己的的確確是無能為力的,即便在年輕的時候像個漢子一樣掙公分,干體力活,養活一家老老小小,但人總歸是要服老的。
前段我又回去看她,我媽說你姥姥的身體,差是差點,但也不至于病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的確不假。你二舅都不往跟前站,這么冷的天給她丟一碗飯就走了,也不管你姥姥到底能不能吃到嘴里。
姥姥已經80多歲了,骨頭筋骨都硬了,也老化了。深夜里,被子滑落她連往上拉一下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媽說這么冷的天她不想蓋好嗎,她不嫌冷嗎,她的確是不能自食其力了。我媽很是難過,說我姥爺走的早,就剩這一個老娘了,她不盡盡孝,她于心不忍。
一晚上給她蓋數次被子,更換幾次熱水袋,就這她還說暖不熱。身上熱量少了,年歲高了,跟前需要人照顧了。還好她有個閨女。
? ? ? ? ? ? ? ? ? ? ? (2)
大舅是中學一教師。聽我姥姥說,當年我大舅上高中的時候我姥姥走幾十里地去送他上學,每周末回來,我姥就給他烙一厚摞饃。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家里還是很窮的,怕他在學校餓肚子。
我媽回去之后我大舅就很少回去了,心里估計想得是有人照顧了。
今年我媽把我姥接在我家住的時候我大舅還說:“等今年過年的時候把我姥接到他家去住”。現在是我媽一回去我大舅直接就不提這茬了,還說我大妗嫌我姥姥臟,沒法把老人接他們家去。
聽我媽說完,我給我媽說,當年我姥陪他去上學的時候他怎么沒有嫌棄他母親丟人呢,讓他上大學給他貸款讓他出息的時候他怎么也沒嫌棄他多個老娘呢?
我二舅,也是我姥姥的小兒子,那行為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直接就不去醫院,前幾天我回去了給我媽說讓她回來休息幾天,把我媽接走,我姥有兒有女,又不是我媽一個孩子,結果是人家就是不伺候,自始至終不說一句話讓我媽走。
每次我給我媽一打電話,我姥就緊張,生怕我讓我媽回來,她跟前就沒有人了,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死了,估計當天都不會被發現。想想,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人性的缺失,情感的淪喪。
? ? ? ? ? ? ? ? ? ? ? ? ? (3)
我大舅的孩子也就是我表弟,大學畢業了,給我在同一個城市工作。
剛畢業一年,工作還不算穩定,對象還沒有影兒。我大舅大妗就開始張羅買房子,當然,這無可厚非,生兒育女,生孩養孩,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大舅也是工薪階層,東區買套房子也是很吃力的。
房子剛一定住,還沒有交工,這邊開發商又說車位搞活動,就又開始買車位,于是又東拼西湊了10萬塊錢買了一個車位。
去年房子交工了,我大妗就開始張羅給兒子裝修,本來預測標準是目前還沒有開始談對象,就先簡單裝修一下,不買家具家電。
開始裝修了,我大妗精打細算,想以節約成本為目的,買質優價廉的材料。誰都知道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人的需求隨著行情也就上去了。差的不想要,給寶貝兒子弄的東西都想要最好的。結果是仍然是高標準硬尺度,一樣也沒省下。
裝修到一半的時候,我表弟騎電車去買材料的路上被一輛機動車撞得大腿粉碎性骨折。
做手術的當天晚上,我大妗一夜沒睡,足足做了六個小時的手術。當天晚上都沒敢給我大舅說他兒子出車禍。因為我大舅就這么一個兒子,而且我大舅從小心眼比較細,遇事比較怕事。
第二天天亮后我大妗給我大舅打了個電話,他就坐了最早的高鐵趕來了。請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藥,讓我媽在我家天天給他兒子燉排骨湯,雞湯,總之是各種補。
我那表弟一個月后出院了,在家養了將近一年終于可以走路了。在他在老家靜養這一年我大舅大妗卻一刻也沒閑著,隔三差五來新房子這里督促裝修,等他兒子腿好的時候房子也裝修完畢了。
臨近12月的時候,我大舅又托同學關系給我那表弟安排了一個事業編制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上一個班休息好幾天,倒也清閑。也算是有工作有房產的城市人了。
? ? ? ? ? ? ? ? ? ? ? ? ? ? (3)
我媽有一個堂妹兒。我喊她姨,關系走動的頗為親近。她家和我們家情況一樣,她的母親也是兩個兒子一個閨女。
這兩年她家那個姥姥也是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一個瘦小的老人,跟前的確是少不了人了。
前一段我帶我媽去看那個姥姥。去的時候剛好快要吃午飯了,姥姥家的小兒子就把那個姥姥扶到沙發上,問都吃哪樣菜。語氣小心翼翼,動作細致入微,把每一樣菜都夾碎到入口剛好合適的塊狀。
再看老人的臥室里,床沿前加裝了一個防止翻身掉床的護欄。后院的小菜園里又裝了一套雙杠,方便我那個姥姥天氣好的時候去鍛煉身體。
從我那個姨家出來的時候我媽媽兩眼淚花。她說:“同樣都是老人,同樣都是生兒育女,對對待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里”。這是我媽的疑問,我想也是大多數人的疑問吧!
人對待自己的子女,掏心掏肺。絕對是毫無保留的心疼,和不設任何前提的寬容。恨不得把天下都給他們。
兒女病了,大多數人都會傾盡所有去治療,擔心的吃不下,睡不著。可是面對父母生病的時候,確實滿臉寫著嫌棄和累贅。
誰不是從娘胎里被帶大的。誰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小時候我們被他們竭盡所能的百般寵愛,萬般呵護,怎么到頭來就換的如此寒心一片。她們的心被兒女的絕情揉的稀吧碎的聲音,有誰聽得到。
父母為了讓子女生活的更好,他們寧愿忍受生活的窘迫和苦痛也不愿意給兒女說。有的父母可能老伴已去世多年,她他們的生活孤單而清苦。但為了兒女安心,她們卻常年報喜不報憂。
父母在,兒女不遠行。想想,你有多久沒有認真陪伴過你的父母,有多久沒有和言細語的和他們交談過了。讓我想起了一個同學的文章,你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父母尚在且身體健康。
好好珍惜他們余下的歲月,如果時間允許,請一定多多陪伴一下,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你獨自黯然神傷,到時候你只有守著神傷空悲切,只是一切也枉然。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子女之愛父母,怎么就如此厚此薄彼呢。希望每一個為人子女的都要懷揣對父母的感恩之情,那是你生命的源頭。
父母在不遠游,父母病床前孝。“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弟子規》要求從幼兒園都要聽讀學習的道理,為啥到了成年的時候就把這些道義棄之腦后了。人生之為人,還是要守孝義,重情義,分善惡,講禮儀,方能立世長存。
? ? ? 作者:侓心,素心如簡,一半淺喜,一半深愛,三觀很正,內心很軟,文筆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