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相約山水驢友,去貴州游覽。
行程中少不了苗寨侗寨。
喜歡不那么商業化的景點,過度包裝會失去本來面目,希望看到現實的民族生態。資深戶外三狼精選了岜沙侗寨,占里苗寨。
苗寨侗寨相距不遠,地理環境大同小異,種植稻谷,棉花,放在房前屋后的晾曬架上。自己染布做衣服,為節日盛裝打扮,不失民族傳統。
疫情剛過,來旅游的人非常少,我們一行10人已經是大號團隊。沒有看到表演,也沒有晚間的篝火歌舞。
正因為閑,溝通起來機會多,但成功率不高,很多老人不太懂漢語。留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兒童。
景點近幾年打造,村民純樸,看到游客的眼神既不排斥也不熱情。我過我的,你游你的。你看我像風景,我看你也是風景。除了主動去打破這種沉默別無他法,哪怕商販也如此超脫世外。
獲得洗發苗族大姐許可后,我們進入房間參觀,除了一臺風扇,沒有其它電氣設備。灶臺沿墻而砌,火塘房間正中。
沒有窗戶,烏漆嘛黑,常年煙熏火燎的,有一股濃濃的煙火味,掛在木屋頂上的吊籃,黑得泛油光。我踮起腳看里面,幾根玉米。家徒四壁啊。
到另一家,剛從地里摘回南瓜。一樓一樣空蕩蕩。挨著榕樹開窗光線不錯,二樓地板上鋪著塑料薄膜,上邊放著薄薄的鋪蓋。就這樣睡。簡單到極致。
村里的婦女染染布,繡繡飾品,割割豬草,帶帶娃;男人們修房造屋,肩挑背扛曬曬糧,編編魚簍。
中午困了,搬一寬板凳放到廊橋上,躺下就睡,任河風吹撫引入眠,怡然自得。不分男女。
一副副美妙的圖景隨腳步徐徐展開。
芭沙苗寨的標語:講衛生愛干凈少生??;響應政府號召,上繳獵槍。
占里侗寨的標語:養得女多無銀戴,養得崽多無田耕,女爭金銀男爭地,兄弟姐妹鬧不清。
祖祖輩輩住山坡,沒有壩子沒有河,種好田地多植樹,少生兒女多快活。
原來,占里侗寨是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第一村。從1959年的427人到現在的814人,增長率極低。受益于獨有的換花草和生男生女井水。每一家一兒一女,男不外娶女不外嫁保持平衡。
當然是真真假假。一個短時期概率事件被神話而已。它映射出人們的期望,兒女雙全。
問村里的小伙子,小伙子開玩笑說,想生什么,喝井水,不收錢。
但是,執行少數民族計劃生育政策是嚴格的,真實的。是排在首位的村規民約。
在鼓樓旁邊有兩個石碑聳立,兩米來高,上面刻有《村規民約》。原文如下:
一、有下列行為者,按“三個120斤”(120斤豬肉,120斤大米,120斤米酒)承擔違約責任:
1、一對夫妻生育超兩個孩子;
2、盜竊,毀壞他人財物500元以上;
3、制造,買賣,持有鳥槍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
4、種植毒品原職務,吸食毒品;
5、毀壞公益林;
6、引發寨火;
7、悔婚,通奸,拐騙他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8、打砸村委會或打擊報復村干部和村規民約監督執行者。
二、有下列行為者,按“三個66斤”(66斤豬肉,66斤大米,66斤米酒)承擔違約責任:
9、盜竊,毀壞他人財物500元以下;
10、引發森林火災10畝以上;
11、毀壞國家保護的古大珍稀植物;
12、參加邪教活動;
13、發生寨火成年人未參與撲救而搶救自己物資;
三、有下列行為者,按“三個33斤”(33斤豬肉,33斤大米,33斤米酒)承擔違約責任:
14、鄰里之間打架斗毆;
15、電魚、毒魚、炸魚;
16、發生火警;
17、引發森林火災10畝以下;
18、非法亂建房屋;
19、父母未撫養未成年子女,子女為贍養老人;
20、子女不如學,輟學;
21、在公益林區燒炭,開荒;
22、利用封建迷信擾亂社會秩序;
23、拒不執行防火線規劃拆遷,或在防火線內亂搭亂建;
24、擅自改變爭議地現狀;
25、越級上訪;
26、投放毒劑致禽畜死亡;
三、有下列行為者,按“三個12斤”(12斤豬肉,12斤大米,12斤米酒)承擔違約責任:
27、計劃外生育;
28、早婚早育;
29、聚眾賭博;
30、霸占水資源偷放他人田水;
31、存在火災隱患限期整改未整改;
32、未經允許在他人田邊3丈范圍內種植高桿植物;
33、亂砍濫伐林木;
34、鄰里之間,夫妻之間吵架或者打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35、酗酒鬧事;
36、亂捕濫獵野生動物;
37、無證駕駛,駕駛無牌車輛,超員超載,酒后駕車;
38、亂堆亂放柴火,亂拉亂接電線被要求整改未整改;
39、亂放禽畜損壞他人莊稼,果木等;
40、往水溝,村莊周圍亂倒垃圾;
41、阻塞通道或堆積雜物被要求清理未清理的;
42、房前屋后不符合衛生條件被限期整改未整改;
43、室內烘烤谷物,棉花,臘肉等無人看守;
44、未履行巡邏喊寨職責;
45、新出窯的木炭帶入家中;
46、一擔以上稻草進寨存放;
47、妨礙或無故不參加公益事業建設。
五、履行本《村規民約》違約責任,不對抗國家有關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造成公,私財務損失的造價賠償。
六、本《村規民約》由村“兩委"村老年協會監督組織執行。拒不履行違約責任的對應加倍執行。
七、本《村規民約》的修改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
承首人:16人
二零一五年九月立
當我看到這些文字被震撼到了。哪里是單一的計劃生育搞得好,還涵蓋了占里人的方方面面。
是行為規范,是道德準則,是處事原則,是基本價值觀,是遵紀守法的社會承諾。
不用去佐證,看看占里人的精氣神,錯落有致的木屋,干凈整潔的環境,鼓樓里電視上放映的苗寨活動,家里的電視冰箱。插著紅旗的村委會醫務室,郎朗讀書聲的小學幼兒園。
新時代世外桃源。
富庶,和諧,文明。
如果在我的家鄉小村莊,少不了聚眾賭博的;如果在我的小區,少不了亂堆亂放被要求整改未改的。
小小的石碑,凝聚了大智慧。
有詳細界定,有處罰標準,有監督執行專員。如果長此以往做好村規民約,相信占里民風正派,夜不閉戶。從占里走出去的,個個行得端走得正。
它的意義,體現了高超的治理水平,卓絕的群體意識。
如今什么最火,社群。
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共議話題,共謀發展,共同遵循,共享成果。
但村落小區不可能像進社群一樣進出自由,沒有可選項。孟母三遷,那只是個例而已。為了共同的生活環境,只有各自拿出誠意共商共議共建共管。
需要極大的勇氣耐心和智慧。
很汗顏,我們小區10年來,成立不了業委會。暴露出來的公共問題一拖再拖無法解決。
占里村民公約是一個范本,看起來土得掉渣,那才是實實在在的有用的行為準則。
一個小小的村落,一個偏僻小村莊早已達到的治理水平,在現代文明都市各大小區,有沒有達到?
我只是盼著,我們小區什么時候能立一塊《社區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