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鴻雁/文
《菜根譚》里說,“文以拙進,道以拙成。”
文章要講究拙樸,才能進步,學道要講究拙樸才能成功,一個“拙”字有深遠的意味!
新華詞典上說:拙即為樸拙,有原始本真的意思與世俗的技巧相對,強調自己不會適應世俗的潮流,堅守自己的純真本性。
小時候,我喜歡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
那時,我心中十分困惑,為什么笨拙木訥的郭靖會成為一代大俠?現在,我知道了是他的質樸、執著、善良、純愛……
他這種純天然無公害的性情,在兇險的江湖上極為少見。不管誰和他在一起,都會全身心地放松,不用考慮被算計。他傻人有傻福,總是受到聰明人的庇護和幫助。
郭靖與人溝通笨嘴拙舌,習武也是靠勤能補拙。因為他生性笨拙愚鈍,所以遇人總是虛心求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認可,被崇拜所以對他傾囊相授。
郭靖的“拙”成就了自己武林大俠的地位,一切來得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正是應了那個成語“大巧若拙”!
寫文章和習武同出一轍,著名作家葉兆言說過一句很牛逼的話,“才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先熬到一百萬字。”
對于一個寫作菜鳥來說,如果每天寫三千字需要持續一年,如果每天一千字,需要三年。堅持日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件很燒腦的事情,我這只菜鳥深有體會。
寫作技法再好都是霧里看花,水中撈月,只有腳踏實地寫,寫寫,寫寫寫……
當寫到十萬字,回過頭來看以前的文字覺得是那樣的拙劣,如果寫到二十萬,三十萬……一百萬……就由地上看風景,變成了橋上看風景,甚是成了別人的風景。
我認識一個文友張云,她用最笨的方法,兩年的時間,從菜鳥變成了知名編輯。
她一篇篇分析拆解優秀的文章,然后自己寫一篇類似的文章,寫好后看看差距在哪里,然后再重新寫,一篇文章她需要寫五遍六遍甚至更多遍。
她還留心身邊的人和事,用手機隨時隨地記錄下來。她為人謙和有禮,面對文友的求教也是知無不言。
“道”字包羅萬象,真是妙不可言,所謂萬物因道生,得者自通靈。中國文字結構非常美,簡直就是一幅畫。
人生就是一條條道路,如何把握方向,如何選擇,是每個人的目標!
自然之道,五倫之道,愛財之道……每條道都有自己的規則,我們要做的就是順乎天理,合乎人心……
我們無論在哪個行業想做出一些成績,都需要付出笨拙地努力,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能才能生出神入化……”
“說一丈不如行一尺。”就是這個道理。
“拙”是陽光下的放大鏡聚集的光,是可以燃燒的能量,照亮心房的能量!
試問,在世界上有誰,沒有走這條“拙”路?正是因為“拙”我們才能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重新找回被我們遺忘在路上的“靈魂”!
此文是我的一些拙見,歡迎大家賜教。
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第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