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某件事上堅持努力了很久,但是一直沒什么收獲?
如果有。告訴我,你已經放棄了嗎?
很遺憾,如果你想要我提供些方法論,恐怕你會失望。因為在這雞湯泛濫的年代,我覺得方法體現于行動,而行動是取決于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所以,請回頭看那些曾與你并肩作戰,到現在還在咬牙堅持的人,他們混的怎么樣了?;虺苫驍?,或喜或悲。你該是羨慕還是拍拍胸脯暗自慶幸?
我有一個朋友,叫左夏,是個業余寫手。我和她是在同一本雜志上認識的,由于當時編輯把我們拉到同個群里,我加了她,后來我們不間斷地會分享交流一些文章,熟絡之后有天她邀請我一起來寫公眾號文章。當時還是2015年,公眾號正處于紅利期,在這股巨大的洪流,我和她的文章大部分的閱讀量都能達10000+以上。
不過有句話說,文人相輕。盡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她的寫作天賦遠在我之上,畢竟她的文上過人民日報,被大號轉載的次數遠比我多,在同家雜志上每次都能看見她的過稿名單。
然而,正處在這個‘一不小心就能出書’的年代,她爸爸患了絕癥,為了照顧她爸爸,她放棄了寫字讀書,暫時休學回家幫母親干活。
昨晚,我在她的公眾號里看到了一篇文。她述說了夢想的這番陰差陽錯和命運的不公。對于寫文,如果我們一直在錯過最好的時機,那還要不要繼續死撐。
這個問題其實早在我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學生時代,人家酷愛看小說,而我卻沉迷于寫小說,大概是被各種類似紅袖添香的小說網的打的福利旗號所吸引,一直幻想著或許某一天自己也能被出版社邀請出書,曾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拼了老命,死了多少腦細胞也要堅持一兩千字不斷更新續集。每天在電腦前從早寫到晚,就等著那么幾條若有若無的評論,連我媽有時候看到我一天多種表情變換還以為我瘋了。
是的,我曾經想要通過文字來賺錢想瘋了。我渴望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在書上,被陳列在我最喜歡的書店里。可是,我卻忘了,其實寫作者才是世界上最窮最苦逼的一種人。因為你總會發現,寫得比你差很多的人,他們只要追隨熱點,能撩動人性的某種痛點,閱讀量立馬甩你幾條街。
盡管在那個所謂的紅利年代,我依然寫不出一篇爆文。一篇夠資格登上雜志的文,在網上的閱讀量還不如一篇人家談性愛的。
我寫過10萬字的小說網文,200多篇文章,在雜志上不溫不火發表過18篇文章。但仍然筆耕不輟,骨子里又不愿意寫些自己不喜歡的類型,堅持走心的結果就是,開了個微信號,發表了20多篇文,粉絲數才剛突破三位數。在簡書上寫了兩年,喜歡數還不如一個剛進簡書的寫手發一篇爆文就上千的多。
前前后后,轉眼間,十年匆匆而過。
寫到這里,你可能會感嘆一句。沒辦法,天賦這種東西,命里無時莫強求。
可是,你要我現在放棄,說真的,我還不甘心。
盡管每天還是經常會看到誰誰誰,分享他們如何通過日更成為簽約作家,分析如何選擇平臺寫出一篇爆文,每次點開后我很快就忽略了。這大概是我一直寫不出高閱讀量的原因:太死心眼。
不愿意去想花哨的題目,不愿意去跟熱點,不愿意去模仿那些雞湯文??捎謵蹜褲M腔熱情試圖去完成自己的野心。受挫后又不斷安慰自己,沒關系,總有一天會遇見伯樂。
當寫作這種神圣的東西一旦被賦予了金錢的價值,就失去了當時書寫的初衷。這么多年,我總是愛輪番打壓自己蓬勃的功利心,但后來我覺得,假如沒有這份野心撐著,自己也堅持不到今天。
寫得好,叫成功,寫不好,那是情懷。
我一直很喜歡一個詞,向死而生。
杜拉斯有句話說,寫作是一場暗無天日的自殺。每個熬夜碼字的時光,是寫作者深夜自言自語,和自己的內心做和解的過程。試過在大姨媽時候痛苦流涕敲打鍵盤,也試過在高考失利那會寫下長長的"與君絕‘’書。
然而,喜歡寫作,至今還是我堅持得最久的事。
畢竟,面對編輯的約稿,心里還是會有滿足感。有時候收到讀者一兩塊錢的打賞,還是會興奮得睡不著覺,看到雜志上有自己的名字和文字,還是愿意去相信寫作的意義。
有時候,我感覺寫作就像是在養莊稼,你如果天天給它翻土,土壤必定會肥沃,但如果你只是偶爾給它松土,只能基本保證不荒廢。而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只是后者。所以,向死而生,在13億人口里,能做到這樣的人,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有我難以想象的內心苦楚和艱辛。
不過,不管怎樣,人總是要有盼頭。如果不是寫作,我也不會看書,不會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那天晚上我給左夏發了一段長長的留言,不管十年,二十年,我的文有沒有開花結果,我都會繼續耕耘。
夢想總是要有的,曇花一現也是一種美。
親愛的作者們,不放棄,才能鑄造夢想實現的可能。
但愿我們都能等到那一天,也能寫一篇《我是如何出人生里的第一書》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