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天早上辰寶起床晚了,迷迷蒙蒙的叫媽媽抱著去廁所拉尿。媽媽抱了抱辰寶:兒子,自己起床去吧。媽媽廚房里還有事。說完我就去廚房了。辰寶不知是因為沒睡醒,還是因為媽媽沒有抱他去廁所,在床上哼哼起來。辰爸在房間里聽到辰寶的哼哼聲,立馬著急地大聲嚷嚷起來:又怎么了!然后徑直走到辰寶房間。
我裝好粥和包子,端到桌上叫爺倆過來吃飯。辰寶因為有情緒,磨磨蹭蹭的走著。我有點著急,因為當(dāng)時已經(jīng)過了七點一刻,小家伙還沒刷牙、吃飯,還有書沒讀,于是我忍不住催促他:兒子,動作快點,七點一刻過了。
小家伙仍舊磨磨唧唧的,我有點生氣了:你是不是不打算吃飯了?那就去幼兒園吃飯吧。辰寶忍不住哭起來。辰爸一邊催促著辰寶,一邊說我這樣威脅辰寶不行;實在不行,以后就不吃飯,直接去幼兒園吃好了,這樣可以多睡會兒。
2.其實當(dāng)辰寶哭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當(dāng)時有點著急了,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忽視了孩子的情緒,沒有先跟孩子共情。
如果重回當(dāng)時的場景,我會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走上前抱住并安撫他:兒子,來,媽媽親一個。早上是不是想媽媽多抱你一會兒?媽媽也喜歡抱著你的感覺,很幸福。你不知道你剛才迷迷糊糊的樣子,有多可愛,像個小貓咪一樣。你看,你眼睛里都還有眼屎呢!
你見過小貓洗臉不?小貓都是先伸出自己的爪子,然后把口水吐到爪子上,然后在臉上蹭啊蹭啊的洗臉。像這樣(然后裝作要給他拿口水洗臉的樣子),你要不要試試?
然后再乘勢引導(dǎo)他去刷牙洗臉,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