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頓莫名其妙的說教給惹怒了,于是就來寫寫先入為主的害處,盡量保證客觀。
首先講一個規(guī)則吧,就是微信公眾號的原創(chuàng)評定規(guī)則,首先注冊時間有一定期限,二是持續(xù)輸出,就是必須經(jīng)常寫文章,而且是自己原創(chuàng)的文章,當然別人投稿到這里的也是可以的,另外就是讀者的活躍度,即閱讀量、點贊量、轉(zhuǎn)發(fā)量等。
其中這個原創(chuàng)就是指在整個微信平臺中,經(jīng)過搜索,沒有相同或者相類似的文章出現(xiàn),否則就會因為涉嫌抄襲別人的文章而不被授予原創(chuàng)標簽。眾多作者開通公眾號無非是為了被騰訊可以承認,以原創(chuàng)標簽的形式承認,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目前我已經(jīng)堅持了一個月了,也有25篇左右的文章了,所以我對原創(chuàng)標簽的獲得是十分在意的,為了吸引讀者,我查閱各種資料,做了次填問卷領(lǐng)紅包以及加入圖靈機器人的活動,可惜收效甚微,所以把重點放在確保自己文章不會被評判為抄襲。
昨天一位小伙伴告訴我,她把之前在我這里投稿的文章發(fā)表到另一家公眾號上了,他們有原創(chuàng)標簽保護,我沒有,所以吃虧的肯定是我,所以我就找那家公眾號打商量,一個涉及到原創(chuàng)標簽,一個只是少一篇文章,我想他會理解我的心情(首先聲明,這里談的一切都與那位小伙伴沒有關(guān)系,相反我很感激她能夠投稿過來支持我)。
之后那位小伙伴覺得自己一稿多投,做的不好,人也特別善良,所以就找另一家公眾號說為了不讓我們兩個起沖突,請求刪掉那篇文章,結(jié)果那家公眾號說他不喜歡我的態(tài)度,要和我談。其實我當時給那家公眾號就只是說明情況,然后說商量怎么解決,也不知道何來不喜歡我的說法。
之后聊了一會,然后看到讀者給我發(fā)來的截圖,明白了那位公眾號的編輯也是好心,看到讀者幾次三番的要求他刪除文章,就想要保護這位讀者不要被我給嚇唬住了,其實我很冤枉,我只給讀者說這個涉及我的原創(chuàng)標簽,而且事實是如此,哪來的嚇唬。所以他一開始就有點先入為主,覺得我是在嚇唬讀者,所以中午聊天就很不給面子。
您好,我不用怎么辦;您沒有原創(chuàng)保護;您懂不懂啊;這樣的事情別給我說了;不頂用;如果我刪除,也是作者的原因;作者不懂,別嚇唬作者;她央求我刪除的;我就等你怎么說...這就是他的原話,當然并不是說這位編輯不好,而是說他的先入為主不好,這人還是很不錯的,和我一樣不喜歡虛的,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看說話就能感覺到。
之后我問他為什么說我嚇唬作者,他說他感覺是這樣的,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個誤會,他先入為主覺得我是騙子,在嚇唬作者,又來跑到他這里搞事情,而我看到他的話,先入為主覺得這位編輯太托大,一上來就沒有好話,我這人就是這樣,你要是對我沒有好話,那我要么忍了,要么就跟你也對著干,不管你是什么平臺,有什么實力,所以我看到那種說話、做事玩虛的、胡亂客套的人是極其厭惡的,甚至到了厭惡痛覺的地步,所以看到這位編輯語氣強硬,不打商量,我自然語氣也好不到哪里。
不過這位編輯倒人還不錯,和以前認識的一位老先生有點相像,之前群里發(fā)過一篇文章,結(jié)果被大家群攻稱作標題黨,老先生給我講了好些真正寫作的理解,我就加為好友了,并稱之為真性情人,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喜歡還要批評幾句的人,我是極其贊賞的,因為自己做的怎么樣,其實自己心里清楚,誰說的是實話,誰說的是虛的、套話,看的一清二楚,當然那些噴子不算在內(nèi),那些屬于無知所以無畏的吃瓜群眾。
最后那位編輯說尊重作者意思,把文章刪除了,算是相安無事,一場誤會,待會聊聊,看可以把這位好心編輯加為好友不,畢竟也算是有真性情的人,哈哈!
所以奉勸各位,在別人告訴你一件事情之后,別急著下結(jié)論,雖然和對方感情更好,但是事情的真相不會因為感情的親疏遠近而改變,重感情沒有錯,但是必須在尊重事實真相的基礎(chǔ)上,否則就是助紂為虐,哈哈,這個詞語有點過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