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利發放方式有哪些?
有 a.現金股利,指以現金支付的股利,是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
b.股票股利,公司以增發股票作為股利。也稱送股如10送1。在我國還有一種特殊的股票股利形式,從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方案,俗稱“轉增”。
兩者相比較,現金股利減少了公司當前的利潤和資產,將公司盈余用現金的方式劃分給股東,要承擔相應的所得稅。股票股利將公司留存收益轉作股本,只是增加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數,增加了公司的股本或注冊資本。
2.什么是股票回購?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的好處,為何有股本回購公司還要支付現金股利?
股本回購:公司收回自己發放的股票的過程。主要方式有三種:1.公開宣布在股票市場回購自己發放的股票。2.以高出市場價的溢價購回指定數目的股票。3.公司直接向大股東洽購。
好處:相當于變相發放現金股利,公司利用留存收益回購股票,減少股本份額,提高股價。但是當資本利得稅低于個人所得稅時,股票回購比直接發放現金股利繳納更少的稅,可以相對增大股東財富。
股票回購無法替代股利發放,兩者向投資者傳遞的信息不同。股利發放體現公司的真實盈利性。股票回體現對公司未來的預期無法保障未來盈利能力,股票回購雖然作為現金股利發放的一種特殊形式但是給投資者的信息可能負面多于正面,可能只是因為大量閑置資金返還股東或者提高公司資本結構的債務資本比重以減少代理成本。
3.股利政策類型
a.消極股利政策:即剩余股利政策,公司僅將剩余稅后利潤(滿足經營和投資需求之后的剩余)用于發放股利。
b.積極股利政策:不消極的講盈余剩余發放股利,持續股利政策,固定股利發放率政策,固定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4.股利政策所受影響?
a.稅差效應:個人所得稅和資本所利得稅的稅差,如果個人所得稅遠遠大于資本利得稅,投資者傾向于低股利政策。反之傾向于高股利政策。
b.委托人效應:采用累計進稅制,所處不同稅收等級的投資者會采用不同的股利政策,低稅級投資者傾向于選擇高股利政策。
c.代理成本效應:信息不對稱條件下,股東和公司實際經營者存在利益沖突。為了減少代理成本,在公司存在大量閑置資金缺乏盈利投資機會的前提下,股東傾向于選擇高股利政策。
d.股利信號傳遞效應:調高股利反應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因為股利政策具有“黏性”。
e.股利政策的追隨者效應:不同投資者根據不同偏好以及納稅條件選擇高股利或者低股利政策。
5.題目開放,略過,我要是能做到CFO,怕是睡著也能笑醒了哦。參考p232四
6.股利無關論的主要假設條件是什么?稅收如何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此處考察MM股利無關論內容:
假設條件:
第一、完美市場假設,資本市場任何投資者無法大到足以通過自身交易操縱證券價格,信息對稱,無交易成本,無稅環境。
第二、理性行為假設,每個投資者都是個人財富最大化的追求者。
第三、完全確定性假設,投資者對未來投資機會和利潤完全有把握,具有共同的期望。
第四、分離假設,不考慮公司投資決策與股利政策的相關性。
根據稅差理論(p239),存在稅收差(資本利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股票價格與股利發放率呈反比;權益資本與股利發放率呈反比。理論上采取低股利政策能使公司價值最大化,提高投資者收益。(不知道這個答案對不對)
7.股利有害論和無害論,以“一鳥在手”理論和稅差理論為例分別說明主要思想
“一鳥在手”理論認為股利發放有利
模型
PV = D1/(k-rb) = E1(1-b)/(k-rb)
D1:第一期期末每股股利
E1:第一期期末每股凈利潤
k:貼現率?
r:留存收益回報率
b:留存比率
rb:股利增長率
觀點:1.股票價格和股利發放率成正比,高股利政策有助于提高公司價值。2.資本成本與股利發放率成反比,低股利政策需要提高貼現率(留存收益必須創造更多的財富),k增大減少了公司的價值。因此,公司需要采用高股利政策。
稅差理論認為股利發放有害
原因是在個人所得稅高于資本利得稅的情況下,發放現金股利不利于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注:具體模型太難打,不寫了。
觀點:1.股票價格和股利發放率成反比,低股利政策有助于提高公司價值。2.資本成本與股利發放率成正比。因此,公司需要采用低股利政策。
8.與增加股利相比,公司不愿意削減股利,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股利發放向外界透露公司未來盈利的信心結合追隨者理論和股利政策信號模型回答,以及代理成本問題,減少股利發放可能會導致經營者手中留存收益過多。
9.調高股利發放水平是否能成為一種負面的財務信號?如果是的,請給予解釋。
可能,對于高稅收投資者來說調高股利意味著交納更多的賦稅,是一種負面財務信號。同時,公司調高股利肯能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正NPV項目,因此調高股利減少公司盈余減輕代理成本,但是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盈利可能會下降由于沒有好的投資項目。
10.追隨者效應屬于股利有害論還是股利有益論?
追隨者效應屬于稅差學派,但是沒有股利有害有益的說法。該理論從股東邊際所得稅出發,認為投資者所處等級不同,對待股利的政策也會不同。
11.股利政策能傳遞出什么信息?有可能結合實際
根據股利政策信號模型,增加股利支付向外界傳遞利好的信息,與其外的股利支付常意味著公司有更高的未來預期現金流,足以支付股利以及到期的債務。但是,高股利同時傳遞提高交易成本(融資和稅負)的信號。
12.股利政策是一種融資決策還是投資決策?
不會啊,感覺即是融資也是投資決策,以后會了再重寫吧。
13,14比較簡單而且開放,略過
15.
(1)若采取剩余股利政策,公司每年股利為多少?
答:1.8182 / 0.7273 / 0.4545 / 0.9091 / 0.1818
(2)保持目前股利發放水平,試確定每年公司外部融資額:
答:每年發放股利110w,以后每年也發放110w。+20 / -20 / -100 / -50 / -100。
(3)若現金股利發放率為60%,試確定每年外部融資額。
答:每年發放110w,保證資本性支出前提下,有留存或者要融資。?
(4)以上三種股利,哪種可使5年累積股利總額最大?
答:第一種:450w 第二種 550w 第三種 720w。第三種。
16.
題目意味有點不清楚
17.
(1)何時股價會下跌反映股利的拍法,是公告日、除息日、,還是股利支付日?
答:除息日。
(2)假設不存在稅收,股價可能會下跌多少?
答:下跌1元。
(3)假設所有投資者的股利所得稅均為10%,而資本利得稅為0,那么股價可能下跌多少?
答:0.9元。股東實際只獲得0.9元,根據無套利準則,下跌超過0.9元會出現套利機會,除息前賣出,除息后買回,避免了股利所得稅的征收。
(4)假設除了證券交易商同時交納股利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外,其他條件和(3)一樣。請試著給出(3)的答案。
答:我也很絕望啊。。。題目看不懂,再議吧。
18.
(1)若你在5月26日之前出售所持股票,每股價格為多少?
答:60元/股
(2)支付股票股利之后,你將擁有多少股票?
答:1.3w。
(3)5月29日出售所持有的股票,股價為多少?
答:約46.15元。
19.
(1)若2015年不發放股利,2015年每股凈收益和美劇現金股利分別是多少?
答:每股凈收益:0.25元/股, 每股現金股利:0.1元/股。
(2)若12月31號宣布發放5%的股票股利,請重新編制股東權益結構表
答:普通股股本(每股面值約1元,共210萬股) ? ? ? ? ? ? ? 2 100 000
? ? ? ? 資本公積(超繳資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00 000?
? ? ? ? 留存收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00 000
? ? ? ? 股東權益總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000 000
(3)若2015年發放5%的股票股利,當年每股凈收益和每股現金股利各是多少?
答:每股凈收益:0.23元/股,每股現金股利 0.095元/股。
(4)若不考慮股利政策的信號效應,5%的股票股利發放之后,股票價格降如何變動?
答:下跌5%。
20.
(1)PV = 2/(1.08) + 10/1.1664 = 10.43元/股
(2)PV = 1/1.08 + 1/0.08 = 13.43 元/股
21.
(1)M公司的現時股價
答:由于M、N公司同一風險等級,收益率也應一樣。
? ? ? ? r = 4/10 = 40%。對于M公司,(10+0.8-pv)/pv = 0.4 , 解得pv=7.71 。
(2)如果資本利得稅也按20%征稅,M公司現時股價為多少?
答:r = (4*0.8)/10 = 32% , (10+0.8-pv)/pv = 0.32 , 解得pv=8.18
22.H公司去年執行每季度遞增10%的股利政策。該公司宣布將在下季度將股利由1元/股增至1.1元每股。此股利政策宣布后產生什么樣的價格反應?
答:股票上漲10%左右,分利后跌落回原價。
23.未來第一年,該公司將有多少現金可用來支付股利或者進行股票回購?
答:EBIT:220萬 , 資本支出:105萬 , 折舊:21萬 , 收入:416萬 , 營運資本占收入比為5% 。 營運資本:20.8萬 。?
? ? 現金 = 稅后凈利潤 + 運營資本 - 資本支出= (220-21)*(1-30%)+21+20.8-21*(1-20%) -105*(1-20%)= 71.9萬。
注:最后一題和答案不一樣,不知道是我錯了還是答案錯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