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渭南曙光特殊教育學校,零距離與這些特殊的孩子們相處,常常是被孩子們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了個水泄不通,這個一句阿姨那個一句阿姨,這個挽著胳膊,那個趴在背上,盡管常常被他們搞得精疲力盡,經常雪白的衣服上留下了孩子們的小黑手印,但心卻時時被他們的熱情融化著 ,溫暖著,處的時間久了,我覺得自己已經不是一個拍攝者了,而是他們的朋友,我的心也時時的牽掛著他們,想著他們,我可愛的孩子們… 渭南曙光特殊教育學校,開辦于1996年,集聾啞、智力障礙、孤獨癥、腦癱、多動癥,妄想癥等多重殘疾為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學校共9位老師,90多名學生!
張小俠:42歲,渭南西原牛家村人,渭南曙光教育學校校長,1994年開始從事特殊教育,1996年聾啞學校因經費緊張而被迫停辦,1997年重返特殊教育事業,在本年臨渭區曙光特殊教育學校正式成立!2012年自建了建筑面積為800平方米的校舍,學校實行全托式教育!1999年,張小俠查出患有胸椎骨髓內腫瘤,手術后落下下肢癱瘓后遺癥,屬2級肢殘!
一走進渭南曙光特殊學校,孩子們便將我團團圍了起來,爭著看我手里的相機!張校長說“我們這個學校平時很少來人,孩子們一看到來客人了,就非常興奮”
這個開心的孩子叫小毅,今年12歲,多動癥,智力殘疾,有暴力傾向,來校之前,在家里接觸的人少,到學校后看到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愿意和他玩,特別興奮!
看看小毅,來校后不到兩年,不但學會了寫很多字,而且變的懂禮貌,團結他人,還學會關心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張校長說:在特殊學校,年齡大的孩子照顧年齡小的孩子早已經成為一種默契!
“阿姨你看,我寫的字棒不棒”
六一兒童節,這個多動癥,智力障礙的孩子突然間爆發的這個舉動讓我驚呆了,我從他含糊不清的發音中聽到“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瞬間,我淚流滿面!
課堂上,張校長為孩子們批改作業,手把手教孩子們寫字,“這些孩子不比正常孩子,想要教他們學習,寫字,你要付出比正常孩子好幾倍的努力,效果也許只是甚微,還不能批評,要長鼓勵,孩子才會有興趣。”
除了上課,張校長每天數不清多少次為孩子們擦鼻涕,整理衣服,張校長的口袋里永遠都裝滿了紙巾!
上課了,孩子們背弟子規!
高年級的孩子們上課!
小怡,智力殘疾,自閉癥,剛來的時候不和任何人交流,可現在已經學會寫很多字了,小怡開心的把寫好的作業拿給我看,我高興的說:小怡好棒啊,寫得好整齊啊,她激動的大哭起來!
小雨:腦癱后遺癥患者,2012年來曙光特殊學校,剛來時不會吃飯,不能自理,靠爬行走路,我每次去學校,都聽張校長在說著同樣的一句話:“小雨,快去鍛煉,你要不鍛煉我就不愛你了”現在小雨可以自己走路,吃飯,自己會上衛生間,還學會了叫阿姨!
“小雨,快去鍛煉,你要不鍛煉,我就不愛你了”
遠離了家,校長就是媽媽,在小雨的心里,張校長早已經是媽媽了!
下課十分鐘,孩子們快樂的在操場里跳起了小蘋果!
下課十分鐘,張校長和孩子們一起打乒乓球!
課間十分鐘,孩子們打籃球!
特殊孩子們課間十分鐘一角!
課間十分鐘,聾啞孩子們一般都不出去玩,在教室里不是寫作業,就是互相交流!
課間十分鐘,聾啞孩子望向窗外!
“每天都要堅持洗臉,洗完臉抹點油,臉就不脫皮了,看臉干成啥了”無意中抓拍到的溫馨一幕!
她是一個聾啞孩子,經常教年紀小的孩子們學習,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她是老師的小幫手 !
每次吃飯之前,孩子們都要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幫助這些社會弱勢群體,讓這些特殊的人群去感受社會的關愛,讓愛永遠伴隨著這些特殊的孩子們,讓微笑永遠留在孩子天真無邪的臉上!
發幾張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照片!
*《渭南人的一天》是渭南首家以影像的方式紀錄渭南人和事的紀實類、原創型自媒體平臺。我們計劃每年至少完成100篇與渭南人有關的專題報道,欄目以全面展現渭南人自信、自強、堅韌、樂觀的人文精神為己任,弘揚正能量,力爭為構建和諧渭南貢獻一份力量。《渭南人的一天》獨樹一幟,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每一段視頻都堅持原創,并根據欄目發展的需要,不斷自我調整和完善,力爭將其打造成渭南新媒體領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