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戰(zhàn)火紛飛,英才輩出,群雄逐鹿。謀臣指點江山,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武將沙場點兵,沖鋒陷陣馳騁疆場。
在那個各色英雄如浩瀚星辰般光芒閃耀的時代,女性人物似乎失去了她們原有的鮮艷顏色。
時勢造英雄,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那些為后世崇拜的英雄人物背后的,一代奇女子們。
大家都知道羽扇綸巾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娶了一個丑妻,名叫黃月英。據史料記載,人家只是黑皮膚,黃頭發(fā),具體到底如何丑,也沒有詳細的描述。
這兩個特征,放在當時,也許并不符合端莊溫婉的大家閨秀的形象,可是如果放在現代社會,也未必就丑到哪里去。
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是與高爽并列的沔南名士,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自己的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這樣一來,他們兩人就成為了連襟。
有了黃承彥的這層關系,諸葛亮與荊州軍政界人士的接觸就容易多了。
通過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才能夠更加迅速地了解時局的發(fā)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等情報信息。
這些珍貴的情報信息,對于正在密切關注時局、分析時局發(fā)展方向的諸葛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拿出那份著名的策劃案《隆中對》,就是他憑借這層關系,對天下形勢進行充分了解和正確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戰(zhàn)略思想。
黃月英聰明賢惠而且才華出眾,作為家中的獨生女,受其父輩們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讀經史,多才多藝,是當時少有的巾幗奇女子。
她是世界上發(fā)明機器人的奠基者和創(chuàng)始人,也可以說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機器人的開山鼻祖。
她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木狗、木虎和木人,曾使諸葛亮驚羨不已,連連稱奇。諸葛亮對黃月英的各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經常端詳良久,細細揣摩,默記于心。
后來,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時,面對兵源不足,遲遲無法攻破敵軍的封鎖,蜀軍將士糧草緊缺的情況,受到黃月英的啟發(fā),發(fā)明出了聞名世代的木牛流馬。
有了此物的幫助,諸葛亮才解決了當時的困境,為蜀國穩(wěn)定政權,平定騷亂,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既然提到諸葛亮,就不能不說一說與之匹敵的司馬懿。
這位以隱忍功力見長的老狐貍,能夠韜光養(yǎng)晦幾十年,卻一直沒有被人識破,終于以己之力贏得天下,曹魏政權變成了司馬家的晉國天下,其背后的女人確實應該略費筆墨,書寫一番。
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狠角色,不僅聰慧過人,而且頗具膽識。時刻想夫君之所想,急夫君之所急,為了司馬懿成就一番霸業(yè),可謂身先士卒不惜己命啊!
在曹操擔任司空時,聽聞司馬懿之謀略才華,想征召他入朝任職。但司馬懿深知漢朝國運已衰,不愿屈服于曹操,便假稱有風痹之疾臥床難起,拒絕入朝為官。
有一次家中晾曬書籍,忽遇暴雨傾盆,愛書如命的司馬懿,便不由自主地起身去收書,恰巧被家中一個婢女看到此事。
張春華擔心司馬懿裝病之事泄露出去,會招致災禍,便果斷地將婢女殺死滅口。
此后,她親自下灶燒火做飯,照顧司馬懿的起居飲食。司馬懿自此對她另眼相看,不僅和她閑聊一些生活瑣事,在很多事關政局的大事上,也會征求她的意見,夫妻二人一起為子孫后代謀劃家族復興大業(yè)。
可惜,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張春華想見他一面都很難。
有一次,司馬懿生病臥床,張春華前去探望病情。司馬懿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
張春華為此羞慚怨恨,她想知道自己在丈夫心里到底是什么地位,于是采取絕食自殺的方式,考驗司馬懿的態(tài)度。她的幾個孩子得知此事,也都跟著不吃飯。
司馬懿驚恐之下,只好賠禮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但他轉身出來后卻對別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
可憐這個一生都以丈夫為先為重的奇女子,還為司馬懿生下了日后的晉景帝司馬師和晉文帝司馬昭,容顏老去之后,卻只能以郁郁而終慘淡收場。
說完曹魏政權的掘墓人,我們再來說說它的奠基人,一代梟雄曹操。
雄才大略的曹操,素來不喜歡年輕的黃花大閨女,卻對別人家的小媳婦和有些年紀的小寡婦情有獨鐘。其中,史料記載的妻妾有十幾位,當中最受寵的,就是這位卞夫人。
東漢末年,政局動蕩,民不聊生,年近二十的卞氏,繼承祖?zhèn)鞯馁u藝職業(yè),作為一個歌舞伎,隨父母從瑯琊開陽輾轉飄零到譙縣。
曹操任頓丘令期間,因受妹夫牽連而被免官在家,讀書放獵,韜光養(yǎng)晦。
偶見卞氏色藝俱佳,清麗過人,便將其納為第三房小妾,后來,產下了曹丕與曹植一對兄弟倆。
接著,時任驍騎校尉的曹操刺殺董卓未遂,往東逃難。有人趕到譙縣傳來曹操已死的兇訊,曹氏一家瞬間亂作一團,許多舊部都收拾行裝,準備離開曹家,另謀生路。
這時,二十八歲的卞氏站出來,鎮(zhèn)靜自若地說道:“曹君吉兇未可知,今日還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復相見也?正使禍至,共死何苦!”
眾人聽后啞口無言,遂決定留在曹府繼續(xù)效力,聽從卞氏差遣。奇女子卞氏的沉著冷靜、遠見卓識、處變不驚和臨危不亂,為曹操在亂世中成功地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
曹操發(fā)妻丁氏,生性固執(zhí)傲慢,且不能生育,在養(yǎng)子曹昂不幸陣亡后,更是每天痛不欲生,不給曹操好臉色看,對待卞氏,也時常惡言譏諷,羞辱他們母子。
卞氏被扶正后,卻不念舊惡,常命人給丁氏饋贈禮物。有時趁曹操不在,還把身在娘家的丁氏接回府來,請她坐于上位,而自己卻屈尊下位,閑話家常,一如往昔。
丁夫人對于卞氏的如此態(tài)度,頗受感動,尤其對她的寬宏大量甚為佩服,覺得這才是一個正室夫人該有的胸襟,從此之后,也就放下了心中芥蒂。
有一次,曹操得到幾副精美的耳環(huán),他讓卞夫人先挑選。卞氏看了一會兒,只取了一副中檔的,曹操問其故,卞氏對曰:“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
這種不慕繁華、清醒自持的性格,曹操實為欣賞。
在曹丕與曹植爭為太子的博弈中,卞氏也是不聞不問,聽從天意。當曹丕最終成為太子時,有人很快向卞夫人道喜,她淡然而答:“王自以丕年大,故用為嗣,我但當以免無教導之過為幸耳,亦何為當重賜乎!”
曹操聽到卞氏這樣的話,嘆曰:“怒不變容,喜不失節(jié),故是最為難。”
于風雨飄揚的動蕩亂世,攜手走過幾十年,雖然曹操先于卞夫人離開人世,但最后二人還是合葬在高陵,死后亦可長相廝守。
談起三國,令人熱血沸騰的,往往是那些忠肝義膽的名臣良將,而少有人留意這繁茂叢林中的柔弱花朵。
其實,即便渺小如她們,也是不屈不撓的,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展現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即便被史書一筆匆匆?guī)н^,也無法掩蓋她們自身的閃亮光芒!
—END—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