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是情商低,還非要說自己耿直。明明自己不會溝通,卻偏要說“我性子直,您別介意”。騙誰也別騙自己,說話委婉讓人開心順便把事辦成就是一種能力,“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就是一種智慧。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魏征輔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留下“一代名相”的美稱,太宗評價他“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盡管如此,魏征也不是你想象中的直言不諱,他深諳說話的藝術,直言進諫與旁敲側擊有分寸。
但是,漢朝有一位大臣,歷任三朝元老直言進諫卻沒有得到重用,他就是馮唐。
馮唐的祖父是戰國時趙國中丘人,他隨父親移居到代地。漢文帝在登基之前,一直分封在代國,說起來,馮唐與漢文帝還是老鄉。
馮唐以孝行著稱,被封為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但是馮唐說話太不討人喜歡,經常受到排擠。
漢朝時期,匈奴侵犯,文帝四處招募平匈奴的將軍。有一天,漢文帝經過郎署時,遇見馮唐,兩人交談時漢文帝感慨如果自己有廉頗、李牧一樣的將領去抵御匈奴,就不用煩神了。
馮唐聽了,竟然說:“即使您有這樣的將領,也不會任用。”漢文帝雖是懂得隱忍之人,但是也受不了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評。
回宮后,漢文帝越想越氣,召見馮唐,并指責他不應該當眾羞辱自己。馮唐道歉,沒想到越解釋越亂,他說:“我是粗鄙的人,不懂得忌諱回避。”
馮唐就是說,我性子直,不會拐彎抹角。這么一聽,漢文帝還不應該生氣。
漢景帝即位后,馮唐曾得到一次機會被任命為楚相,但很快被罷免了。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你說話的方式是別人的問題,那兩個人,三個人都不喜歡,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為人正直也不能說話太直,情商高,會說話才能走得遠,否則就會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