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開始前,請求別給我施加任何道德綁架。
你喜不喜歡韓寒,與我無關。我無感于他,但也不接受因為“不喜歡”這句話的亂放炮。
關于韓寒是不是直男癌,究竟有多直男癌,不用給我拋太多鏈接,更不用復制粘貼任何via微博或者你在其他公號看到的話,我心里有明鏡。
當然,我不否認任何人現在秉持的所有個人成見,以及對之前關于“直男癌歌詞”以及電影映前營銷的任何看法。
我統統承認。
乃至于我也認為:韓寒是個直男癌。
雙生主題曲的微博低級營銷更是敗壞了好感。
在1月20日上午10點,韓寒微博發布電影《乘風破浪》的第一個版本主題曲:男子漢宣言之《乘風破浪歌》。
在你嫁給我之前 / 我有話要對你說
也許我的這些話 / 讓你聽了不好受
反正你得聽我說 / 說說我的心里話
因為今天喝的多 / 所以才敢對你說
你在每天晚上 / 不能睡的比我早
你在每天早上 / 不許起的比我晚
飯要做的很香甜 / 打扮起來要大方
還有婆婆和小姑 / 都要和睦的相處
你不要忘記 / 你不要忘記
我是一個沒有本領的人
我這個家全都靠你 / 全都靠你呀 全都靠你
家中的事只有你 / 只有你才能做得好
不要指望我 / 我是個凡人
娶到你是我最大的福分
你不聽那東家長 / 你不說那西家短
不會對那鄰居家 / 產生什么妒忌心
而我不沾花惹草 / 我想大概我不會
也許可能我不會 / 可能也許我不會
只有喝一杯 / 我才敢說
我不會記得 / 說過了什么
明天起床后 / 我努力工作
沒有尊嚴也沒什么 / 就算風和浪 總是迎面過
也要與你迎 歲月蹉跎
你不要迷茫 / 你不要迷茫
因為我 比你更迷茫
你把大小孩子 / 個個撫養成人
等我到了晚年 / 你不能比我早死 不能死在我前面
哪怕僅僅晚一天 / 就是晚一天也好
不許你比我早死
在我臨終時 / 請你握著我的手
請你握著我的手 / 請你握著我的手
但,我也警醒所有人一點:
直男癌導演 ≠ 直男癌電影
低級營銷 ≠ 電影難看
尤其是在電影開始前就自發組織的“抵制電影”行為,在電影評分app直接打低分的沖動行徑,更像一個缺乏獨立意識的笑話。
不理智和耍流氓沒有一點差別。
尤其是大清早一起床就看見豆瓣一堆低分和電影之外的“無腦黑”,就不禁感到一陣惡心:
一則是網民的素質,二則是先入為主的情緒。
當然我也有疑慮:韓寒的錯,真得要由電影來擔責嗎?如果電影很好,這樣的評價應該出現嗎?
于是我更堅定了無論如何都要去看這電影的決心。
大年初一下午17:10的場,萬達九號廳,我和朋友兩個人在最后一排看了《乘風破浪》。
場次不多,但那場恰是滿座。
故事的主線其實很簡單:
兩代人的情感沖突。
兒子是賽車手徐太浪(鄧超飾演),父親是因犯事住了六年牢的徐正太(彭于晏飾演)。
徐太浪從小就沒見過母親,唯一的父母合照母親臉都是模糊的。
父親對他的態度一直是暴戾使然,粗暴無禮。
父親踹他臉、毀掉他的生活,乃至他想實現的賽車夢也只是幫他找了一個開120急救車的差事。
不理解是父子雙方的代溝。
他恨他父親,也不理解父親的所有。
他覺得父親就是不務正業、胸無點墨、粗暴蠻橫又好勇斗狠的小混混。
即便是他最后在賽車比賽中拿下冠軍,他的言語不是感謝,全然是對父親的恨。
咬牙切齒,他恨他,關系僵硬得厲害。
也是出于恨,他急于想向父親證明自己的成器。
徐太浪讓父親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帶他飆車。
飆車還好,但轉折來了:
車禍。
一輛從側面開來的火車把賽車撞飛了。
徐太浪重傷,在醫院搶救。
而在生命垂危之際,不曾想穿越到了——
屬于父親的歲月。
那個他還沒出生的時代。
這就有意思了,意味著他可以一探究竟,看看他的母親是誰,也能夠了解到父親的故事。
但,細究來說,穿越這種橋段,國產片是用得不多的,張庭的《穿越時空的愛戀》回到了明朝;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男女變錯身,穿越回古代;《重返二十歲》奶奶歸亞蕾搖身一變成二十歲的楊子珊。
而韓寒的《乘風破浪》也用了,回到了自己不存在的年代,和存在的人一起經歷故事。
這又有所不同的。
徐太浪回到了1998年。
房地產不景氣,錄像廳遠比電影院更值錢,街頭還是互稱大哥,KTV小姐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程序設計和開發是最不被人瞧得上的……
幫派小團體很多。
徐正太自己就有,名為:
正太幫。
好行俠仗義,好見義勇為,好打抱不平。
穿越后的徐太浪和徐正太就這樣偶遇了,第一次見面,因為一個小偷,相逢在街頭。
而第二次也來得很快,警察盤問太浪的身份。他的新版身份證是說不明白的,而日歷顯示的時間更是在他出生之前。
“你哪年出生的?”“明年?!边@樣的橋段顯然十足的有趣。
于是怎么辦?
去找徐正太。
這一找,兩個人算是正式相識了,稱兄道弟。
徐太浪成了正太幫的成員,至此四人全部到齊。
大哥徐正太。
成員:六一、小馬、徐太浪。
六一是重兄弟情的,雖然腦子笨,更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但有力氣,比如:一下子捏段了三根筷子(當鄧超像佐證“團結就是力量”時,他勉強才捏段了一根筷子);但很仗義,當徐正太被廢了一條腿之后,他 背著兩把長刀找上門去尋仇。
他在眾兄弟中扮演了一個角色:仗義。
董子健飾演的小馬則是電影里的弱者。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個遺憾了,董子健的演技是值得稱道的,不管是《山河故人》,還是《少年巴比倫》,他都把角色演得很精彩。但《乘風破浪》里,他的戲份不多,演技并沒有能完全鋪陳開來。
被綁票,人很脆弱,戴眼鏡、書生氣嚴重,專注于程序開發于設計。
其中有一個細節很有趣:
當徐太浪得知這個小馬是馬化騰時,立刻上去套近乎,讓他堅持自己的理想,“別聽他們的”。
雖有攀附之姿,但實乃人性。
也正是一直飾演者兄弟中需要“被保護”的角色,與正太幫的環境太過于格格不入,小馬還是離開去了南方。
至于太浪,則慢慢從怨恨到調侃到接納了徐正太。
時光的錯位,讓他們真正成了兄弟(而非固化的父子)。生死之交,火海刀山共赴的情懷莫過于此。
不得不說,這樣的兄弟情是好看的。
尤其是明知你是我父親,卻只能叫哥哥。
真是一臉懵逼.jpg。
而徐太浪也在長期的相處中一點點理解了父親。
雖然他好勇斗狠,但兄弟情深、一腔熱血。
雖然他傻里傻氣,卻也曾豪情萬丈。
雖然他看似敷衍,但也有20多年至深的感情。
母親小花,就是那個他二十多年來愛的死心塌地的女人。
于是,整個電影的情感就一點點豐滿起來了。
親情、友情、愛情,一應俱全。
徐太浪直接成了父親和母親愛情的見證人。
當然,也有小插曲:
在誤以為小花不是他的生母之前,他也打過小心意:去阻止這段感情。
他想到了勾引,比如約她看電影,不料一次來了五個人。
而父母兩個人的婚禮,他更是要親自籌劃,于是有了婚禮現場主持時極沒條理的胡言亂語。
也是外人看起來的。
但鄧超演得很好,自己把自己感動了,也感動了我。
而到結尾。
徐太浪終究仍沒能改變已經經歷的任何人生軌跡,徐正太還是因意外殺人進了監獄。
他穿越回來,和年紀已經大的父親相視一笑,彼此疑慮頓消。
過去和現在終于又連成了一條線,兄弟亦父子。
不得不說,這樣的電影是有態度的,又是有溫度的。
雖然有玄幻色彩,卻無外乎人和人生。
人性的粗茶淡飯里,照出了整個時代的脈絡。
友情是兩肋插刀,愛情是日久天長,親情更是彼此成全。
《乘風破浪》的好,正是基于此。
它不刻意,不強求。
用一個好劇本講了一個好故事。
用一群好演員演了一場好電影。
鄧超是全程在線的,拿出了《烈日灼心》時的精湛演技;彭于晏和趙麗穎的組合,鮮明又不違和;金士杰老師的出鏡更是一場驚喜。
有流量明星,但個個演技派。
而電影中的若干笑料,又非那種可在網絡中隨處可拾的笑點。
用沒用心,一看便知。
從電影的角度說,《乘風破浪》是可以打四星的,夠打無數國產電影的臉了。
那些賣肉買色相的愛情片的臉。
那些賣跪賣節操的文藝片的臉。
那些賣情懷賣特效的劇情片的臉。
那些賣慘賣話題的類型片的臉。
這些臉是過去有的,后來越多越人丟下和失去的。
這些臉,讓我們更加擔心起國產電影的未來。
韓寒也丟下了他的臉。
在這場微博營銷中,他的“直男癌”言論恰恰撥動了無數人心中那根不可碰的弦,自此掀起狂風驟雨。
可恨嗎?可恨!
無辜嗎?也無辜!
一個導演的所為是直接關聯他的作品的,把觀眾當傻子的低端營銷更是純屬惹是生非。
可是呢?
雖然可以說“丟了名聲活該,丟了票房自作孽”。
但一部電影從劇本到選角到上映到宣傳,不僅僅只是事關導演,還有編劇、演員、剪輯、配音等等。
他們的所有,真的要一筆勾銷、全盤否定嗎?
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你們去看,因為好去看,而非其他因素。